不要以為食品在保質期內就一點問題都沒有。日前,在南京打工的小朱就遇到蹊蹺事:買的月餅離過期時間還遠,可卻發霉了。記者了解到,月餅是比較“嬌氣”的食品,很多原因都會導致發霉變質。
小朱在江寧濱江開發區的一家企業打工。8月24日,小朱在工廠旁一家超市買了透明盒裝的便宜月餅,6.5元一盒,內有5塊月餅。回家后,小朱連吃兩塊,覺得味道有些怪。隨后小朱發現,剩下的三塊月餅表面有一層細細“綠毛”,原來是發霉了。小朱惡心得半夜沒睡著覺。
第二天一早,小朱就到超市討說法。但超市只愿退貨,不肯賠償。僵持中,有好心人提醒小朱找消協。江寧區消協濱江分會工作人員發現,月餅是8月7日生產的,保質期為60天,照理說不應霉變。超市方解釋說,由于南京“秋老虎”,可能是在運輸途中或存放過程中發生了問題,同時愿意賠償小朱。消協工作人員指出,根據《食品安全法》,應給予十倍賠償。而且,小朱因吃了變質月餅感覺不舒服,超市也應給出妥善處理。超市表示,愿意帶小朱去醫院檢查。因小朱已買好車票急著回家,于是超市一次性支付300元,并將該批月餅全部下架。
保質期內為何不能保證?記者咨詢了在一家老字號月餅企業工作多年的朱師傅。他介紹,如果生產環節沒“把好關”,月餅也容易霉變。進入流通零售環節后,商家如果儲存條件不好,比如溫度過高,也可能發生霉變。
馬上就到月餅銷售旺季了,消協提醒,在買月餅時,最好選擇正規月餅廠家,觀察月餅出廠日期與保質期。從月餅表面看,一般廣式月餅偏金黃色,如果偏白色,有可能是沒烘烤熟。購買散裝月餅時,建議用手輕輕捏一捏包裝袋,通過擠壓包裝袋,測試包裝是否漏氣。另外,消費者還應保留好購物發票,以便出現問題后方便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