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19日訊 (記者 高原) 近日社會上炒得沸沸揚揚的“中華脊梁”參會者交納9800元可申報獎項事件又出“續集”。活動主辦方中國紀實文學研究會稱有人冒充該研究會,偽造并發布了“中華脊梁”活動文件。而活動承辦方、中國國發中科信息技術研究院稱,文件是一個臨時工偽造的。
“脊梁”獎被“戳脊梁” 收錢評獎有失水準
中國紀實文學研究會相關負責人彭先生昨日對媒體表示,網友曝光的紅頭文件,懷疑是個別員工挪用了其他單位的章,拼湊了這份文件,“(個別員工)覺得這樣號召力強一點,增加中華脊梁獎的評選,可能是為了吸引眼球”。彭先生稱,自己并未見過該文件,研究會正在調查此事。彭先生同時表示,研究會的確計劃召開“中華脊梁”文獻首發式和優秀人物事跡報告會,邀請受到國家級獎勵以上的全國勞模等人前來參加,并收費9800元。“但這不是說交了錢就給評獎。”彭先生稱:“書要出,國家也不掏錢,適當收點會務費、食宿費、畫冊的出版費用”,目前該會議還沒舉行,也從沒打算評選“中華脊梁”獎。
盡管該負責人稱并未打算評選“中華脊梁”獎,卻有不少網友表示不滿和擔憂。
新浪網友憂山憂水憂天地認為,收錢評獎有損國家信譽之舉,不能稱此活動是“合法”的。他建議有關部門加強對各類協會的管理,不能讓少數唯利是圖者胡作非為。
網友長風催舟則轉發一條微博段子諷刺“脊梁”:當菜市場“脊肉”價格飆升之時,“脊梁”卻在大幅貶值。他隨后評論稱:“據說‘中華脊梁’是一道偽‘脊梁’。真也好,假也罷,‘共和國脊梁’、‘中華脊梁’這樣的榮譽,中國有幾人當得起?又豈能評出?能花錢買賣?”
網友質疑:“為何背黑鍋總是臨時工?”
中國紀實文學研究會與北京國發中科信息技術研究院,前者是“中華脊梁”的主辦方之一,后者是承辦方,在收費事件被曝光后,兩單位卻先后發布了單位名稱被冒用的信息,網上一片嘩然。而北京國發中科信息技術研究院關于臨時工造假的說法更是引發了網友的強烈不滿,絕大部分網友表示“臨時工偽造”說太荒唐,還有人發出疑問:為何背黑鍋總是臨時工?
網友半角戒質疑:小小的臨時工能接觸這些重要文件嗎?另一位網友表示:“現今社會,“臨時工”成了很時髦的推卸責任借口,難道臨時工(也有可能是刻意編造謊言)不是你們派遣人員?你們真能以“臨時工”為借口逃避責任?”
知名網友周蓬安對“臨時工”的說法提出一連串質疑:“撒謊也不能如此沒有技術含量吧?那每人9800元都是現金交費的?那個帳號是隨便開的?騙子會將騙來的錢,直接打到別人的賬戶上去?”
著名媒體人蒲紅果也表示,臨時工一詞應盡早退出“危機公關借口清單”,他提出:“即使真是臨時工干的,單位也要承擔管理不當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