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記者 趙磊 王亦菲 實習生 王晟 王藝怡
昨天一早,不少乘客自軌交10號線老西門站上車,突然發現駛往虹橋火車站方向的一塊屏蔽門玻璃已經碎裂。軌交運營方證實,爆裂發生在當日運營開始前。無獨有偶,就在7月14日,軌交11號線桃浦新村站也曾發生屏蔽門玻璃爆裂的意外。
6天內,上海地鐵發生兩起屏蔽門玻璃爆裂事件,令不少乘客憂心玻璃爆裂傷人傷車,碎玻璃掉進軌道內會否影響行車安全?接下來別的軌交線路還會發生類似問題嗎?不少網友表示:“屏蔽門本來是防止跳軌自殺的,但現在卻威脅了上班族的安全。”
目擊者說:玻璃爆裂前已經開裂了
老西門站碎裂的這塊玻璃,位于第14號和第15號屏蔽門之間,屬站臺屏蔽玻璃(屬于屏蔽門整體工程的一部分,是屏蔽門之間的連接),11號線桃浦新村站爆裂的也屬于站臺屏蔽玻璃。
對于玻璃碎裂的具體情形,記者在站內詢問了多名工作人員,但大多數人表示不知道。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詢問,記者終于找到知情人,對方回憶說,在當天凌晨4點多,他已經看到這塊玻璃上有明顯的裂痕,“一個多小時后,玻璃‘嘩啦’一下全部碎了。”玻璃碎裂后,碎玻璃都下墜在附近,并未四下飛濺。知情人估計,碎裂時間大致是當天清晨5點20分左右,這與軌交方面事后從監控錄像內看到的情況及事發時間基本吻合。此時,當日的10號線運營并未開始。
乘客質疑:才裝一年多怎么就碎了
不少乘客得知事發經過后,感嘆幸運:“若發生在上班早高峰,可能會有乘客被劃傷。”
很多乘客表示不解:“前幾天11號線屏蔽門玻璃不是剛剛碎過一次嗎,怎么現在10號線屏蔽門玻璃又碎了,這些屏蔽門玻璃都剛安裝一年多。”乘客肖女士說:“兩次爆裂事件才隔了幾天,本來用來保障乘客安全的屏蔽門,玻璃質量卻這么經不住考驗,叫乘客怎么能放心乘坐軌交。”
對最近的地鐵屏蔽門玻璃發生這樣的意外,不少熱心市民對于玻璃的質量以及材質提出了質疑。據介紹,現今全上海安裝屏蔽門的地鐵站大概有200個左右,平均每個站臺大概有194塊左右的玻璃。不過,地鐵方面表示,屏蔽門玻璃爆裂仍屬于小概率事件。
廠家勘查:碎玻璃沒棱角,不會傷人
事發后,上海地鐵方面立即請技術人員到達現場勘查。現場勘查的地鐵技術人員告訴記者,地鐵站所用的玻璃都是一種“銫鉀玻璃”,這種強化玻璃的成本要比普通的鋼化玻璃高出50%到100%,抗沖擊度優于普通鋼化玻璃,其防火能力也遠大于普通鋼化玻璃。地鐵屏蔽門采用的鋼化玻璃即便破碎了,不會像普通玻璃一樣出現有棱角的玻璃碎片,而是會粉碎成無數指甲大小、沒有棱角的小碎粒,不會傷人。
該技術人員表示,盡管這種玻璃安全性能比較好,但仍存在一定的自爆率,昨晨10號線屏蔽門玻璃仍屬自爆,是正常現象。
地鐵回應:對全線玻璃排查隱患
對于爆裂的玻璃,地鐵方面聲稱,晚上地鐵停止運營之后,立即維修更換,在今天運營開始之前維修完成。
地鐵相關人員表示,力爭將地鐵的一切做到最好,盡量避免類似事故的再次發生。針對近期在地鐵發生的兩起屏蔽門玻璃自爆情況,上海地鐵要求屏蔽門項目總承包商和相關生產商組織力量調查原因,并安排技術人員對全線玻璃進行一次檢查,地鐵運營方也將積極配合,防止類似情況再次發生。
上海地鐵強調說,乘客候車時請按照警示站在黃線外,不要挨著玻璃門,以防事故發生傷及個人。不過在采訪的過程中,記者發現依然有不少乘客喜歡斜靠在屏蔽門候車。
[三問屏蔽門玻璃爆裂原因]
疑問1:地鐵站臺溫差大導致爆裂?
對于此次屏蔽門玻璃爆裂的原因,前往事故現場勘查的技術人員稱,首先考慮的是溫度因素。軌道通道的溫度通常都比較高,而站臺上的溫度相對要低。因此,屏蔽門內外就形成了十幾攝氏度的溫差。由于熱脹冷縮,形成了屏蔽門玻璃容易爆裂的一個基本條件。
溫差會否導致屏蔽門爆裂? 同濟大學建筑材料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張雄教授認為,上海軌交站現有的溫差不足以導致鋼化玻璃爆裂,屏蔽門所采用的鋼化玻璃為銫鉀防火玻璃,比起普通鋼化玻璃,銫鉀玻璃有一定的隔熱性,能夠在短時間內抵擋一定的高溫炙烤。
疑問2:列車行駛產生的風壓導致爆裂?
地鐵屏蔽門緊鄰軌道,列車進、出站所產生的風速和風壓是否會導致屏蔽門爆裂呢?對此,現場勘查的專業技術人員稱,屏蔽門玻璃爆裂也與地鐵內“活塞風”有關。“當有地鐵經過時,站臺處會形成‘活塞風’,正是相當10級風的‘活塞風’使屏蔽門內外形成了巨大的壓力差,這也會導致屏蔽門更加容易爆裂。”技術人員還特別強調說,假如玻璃上有裂痕,這樣的“壓力差”特別容易引起爆裂。
不過,對于這個問題,張雄教授表示,列車進出站肯定會對屏蔽門上的鋼化玻璃產生一定的壓力,但是地鐵方面在建設時應該對此就已經有足夠考慮的。“在安裝屏蔽門前,地鐵方面應該已經對列車所產生的風速、風壓進行過測算,然后根據壓力大小,加上一定浮動的安全系數,來選擇需要的鋼化玻璃厚度。”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因為每天幾分鐘一班的地鐵一經過,玻璃就會有明顯的震動,自然也會加速玻璃的老化。
疑問3:屏蔽門玻璃本身有質量問題?
對于乘客懷疑的質量問題,地鐵方面強調,所有屏蔽門供應商都是按照國家規定,經過嚴格的招投標過程產生的,已經要求屏蔽門項目總承包商和相關生產商組織力量調查原因。但對具體廠商名單,地鐵方面卻表示:“還不清楚,需要進一步了解”。
地鐵方面解釋,目前上海地鐵內所安裝的屏蔽門是由多家不同生產廠商提供的,發生屏蔽門玻璃爆裂事故的10號線和11號線,分別由兩家屏蔽門生產商提供,“他們負責生產屏蔽門,但是屏蔽門上的玻璃,是再轉包出去,由其他玻璃生產廠家生產的。”但在老西門站現場,曾有人稱,兩次發生爆裂事故的屏蔽門玻璃供貨商應是同一家企業。
記者昨天前往軌交10號線老西門站采訪時,正值有身穿帶英文標志“westinghouse(西屋)”制服的技術人員參與勘查,對方表示自己僅負責勘查,是否有做過安全測試,不太清楚。但地鐵方面的技術人員表示,當初采購這種銫鉀玻璃時都進行了一系列的測試,例如用載重量50噸的卡車對其進行反復碾壓、高溫測試以及壓強測試等,測試結果表明這種玻璃的安全性能還是挺高的。
記者隨后致電西屋月臺屏蔽門(廣州)有限公司,接聽電話的張先生表示,上海軌交10號線的屏蔽門確實是該公司生產的,不過具體情況要問上海的相關負責人,但截至發稿仍未打通該負責人電話。
■新聞鏈接
多城地鐵都曾現屏蔽門玻璃莫名爆裂
7月14日11號線桃浦新村站站臺屏蔽門爆裂,昨日10號線老西門站屏蔽門玻璃再次爆裂。有網絡媒體曝 “上海近年有少數站點在不同的時間曾發生過玻璃爆裂,總數不超過十塊。 ”對此,上海地鐵方面昨對本報記者表示,上海目前只發生兩起屏蔽門玻璃自爆事件。至于屏蔽門爆裂的原因有很多,或許是硬物撞擊所致,或許是溫差所致,也不排除是玻璃自身老化。
記者查詢以往新聞發現,廣州、香港、重慶、北京等地的地鐵屏蔽門玻璃也曾數度發生爆裂,但并未造成人員傷亡,玻璃碎裂的原因大都不明,運營方推測為自爆,個別為硬物撞擊。其中廣州地鐵玻璃屏蔽門爆裂事件在8年發生了將近10起。
■相關新聞
長途客運總站候車廳二樓扶欄玻璃搖搖欲墜
□記者 王亦菲
晨報訊 昨日,有網友微博曝料稱,上海長途客運總站候車大廳二樓一塊玻璃破碎,看上去搖搖欲墜。網友擔心下玻璃雨砸到一樓候車乘客。
記者隨后來到了上海長途客運總站候車大廳,發現該玻璃安裝于自動扶梯二樓入口旁的候車大廳一處扶欄上,面積大約有1個多平方米。這塊玻璃是多層玻璃,破碎的是中間的夾心層。一旁的清潔工人告訴記者,玻璃并非今天碎的,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長途客運總站相關負責人表示,站方已經向廠家訂做新的玻璃,最多一周后就可以更換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