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一份保單引來了一場貸款糾紛,投保人毫不知情卻被人冒名貸款,一份保單里竟暗藏玄機。在既沒有投保人、被保人的身份證,也沒有投保人簽字的委托書的情況下,保險公司員工竟然能夠繞過層層的程序和審核條件,背著客戶冒名辦理貸款。
“平安保險,讓全家人享受平安。”這句廣告語家喻戶曉,中國平安(601318)保險也幾乎成了不少人在購買保險產品時候的首選。然而,故事就這么開始了。80歲的唐雪梅家中迎來了一位陌生的客人——孫培紅。
買保單卻被告知冒名貸款
這位名叫孫培紅的男子是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的業務員,為了推銷保險曾“三顧茅廬”來到唐雪梅家中,在孫培紅的一再推銷下,唐雪梅于08年6月購買了一份名稱為:平安富貴人生兩全的保險。投保人是唐雪梅本人,而被保人則是唐雪梅的女兒魏琳,唐雪梅說:
唐雪梅:存上了,一年存一次,一年是3萬1千8百幾,每年3月份存。
按照正常的程序,唐雪梅每年往平安保險存錢,在年終還可以從平安公司獲得一部分分紅,原本相安無事。可就在今年3月的一天,唐雪梅突然接到了來自平安公司客服工作人員的一個回訪電話,被告知自己在去年的時候貸了3萬多塊錢:
唐雪梅:他回訪就這樣問我,他說你去年4月份有兩次貸款,一次兩萬,一次一萬二,你認定一下。
這突如其來的電話讓唐雪梅一頭霧水。
唐雪梅:我沒貸款!我不需要貸款,我也不知道你保險公司能貸款。
業務員親口承認
掛掉客服人員的電話,唐雪梅立馬給當時為她辦保險的業務員孫培紅打電話落實情況,沒想到孫培紅卻承認他帶了款。
唐雪梅:孫培紅就一口一個阿姨對不起,對不起。他就承認他貸了,他說他爸住院急需要錢。
此后,唐女士一直撥打平安保險的客服電話95511卻始終沒有得到回應,那么保險員是如何逃避了層層審查呢?
保單貸款需投保人與被保人簽字與證件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若按照正常的程序,投保人辦理貸款是需要一定條件的。
工作人員:保單貸款的話是需要投保人與被保人簽字和證件的,身份證件,如果代辦的話是需要投保人的委托書。交到柜面上一個專門辦理業務的地方,交給之后我們就開始受理了。
記者:不拿到這些東西是沒辦法受理的嗎?
工作人員:對。我們這個貸款是打到投保人賬戶上面。
記者:是不能夠進行現金提取的嗎?
工作人員:我們是不允許提取現金的。
既沒有投保人、被保人的身份證,也沒有投保人簽字的委托書,業務員孫培紅是如何進行貸款的呢?究竟是這孫培紅有過人的本領能一次次逾越規定,還是有人幫他呢?唐雪梅認為:
唐雪梅:利用職權搗鬼,把錢騙走的,這個手續怎么走都不知道了。
平安公司負責人一直未表態
面對這樣嚴肅的事情,自始至終,平安公司都沒有一個相關負責領導站出來表態,與唐雪梅一家交涉的始終都是客服部的工作人員。在唐雪梅一家的強烈要求下,工作人員才極不情愿的拿出一份受理承諾書,承諾會仔細核查此事,客服部工作人員尚利民說:
尚利民:我們公司這么大肯定有一個流程,關于調研一些東西什么的,是要一級一級往上請示,如果員工犯錯的話會有處罰的。我們會盡快給您處理的。
至此,我們心中仍存有許多疑團沒有解開,孫培紅是如何貸的款?平安公司為何沒有領導出面負責?此外,按照孫培紅之前的說法,他的領導明明已經知道此事,但為何又沒有對他做出處罰,孫培紅依然可以正常上班呢?關于此事,我們還將繼續關注。(ct)
來源:挖貝網
聲明: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