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記者昨日從海爾集團獲悉,海爾集團公司(“海爾”)和日本三洋電機株式會社(“三洋電機”)7月28日就海爾意向收購三洋電機在日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和越南的洗衣機、冰箱和其他家用電器業務簽署備忘錄(“備忘錄”)。此次收購事宜不涉及三洋中國業務。
據日媒披露,交易金額約為100億日元(約合1.30億美元)。
如此,海爾在全球化品牌戰略中再下一城,夯實了在東南亞的地位,同時給國內其他家電企業帶來一定的競爭壓力。而對于松下來講,則剝離了重疊業務,專心投入其偏愛的能源業務。
海爾攬入三洋冰箱洗衣機
據披露交易信息,三洋電機將其在“三洋A Q U A株式會社”(生產及銷售家用和商用洗衣機)、“K onan D enki株式會社”(生產家用洗衣機)、“海爾三洋電器株式會社”(設計與開發家用電冰箱),以及“海爾電器(泰國)有限公司”(生產家用電冰箱)中所持有的全部股份轉讓給海爾,并將東南亞生產及銷售電冰箱和洗衣機等家電業務的5家公司轉讓給海爾。
同時,雙方就“SANYO”標識的使用達成一致。此次收購完成后,海爾在日本市場將實現“Haier”和“AQUA”雙品牌運營;在越南、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馬來西亞市場,海爾在運營“Haier”品牌的同時,將在指定期間內同步運營“SANYO”品牌。
“海爾的目標是成為全球白色家電行業的引領者”,海爾集團副總裁杜鏡國表示,三洋電機在日本和東南亞地區有運營良好的研發、制造和銷售基地,此次意向收購三洋電機洗衣機、冰箱等家用電器業務是海爾整體發展戰略中的重要一步。“今天(28日)備忘錄的簽署標志著海爾在日本以及東南亞地區將形成兩個研發中心、4個制造基地以及6個地域的本土化市場營銷架構。”
“這是一個很明智的選擇”,中國家電商業協會營銷委員會副理事長洪仕斌評價,此次海爾集團收購三洋是其國際化戰略的延伸。海爾集團自1999年就開始實行其海外發展戰略,但其在國外的品牌效應總是大于其銷售效應,銷售結果不能達到集團要求,因此,此次海爾收購三洋在東南亞的部分業務,正是實現了銷售的“落地”。因為不論從消費結構、物流還是文化方面,這些地區都與中國更為相近,讓海爾更為扎實地走好其國際戰略。
作為白電行業龍頭大哥,2010年海爾集團全球營業額207億美元,在全球擁有21個工業園,24個制造基地、10個綜合研發中心。自2005年海爾開始推進其全球化品牌戰略,通過在當地的國家創造自己的品牌,海爾品牌在世界范圍的美譽度大幅提升。
從區域分布看,海爾集團“先難后易”地開拓著海外市場,首先將戰略重心放在歐美地區,隨后才開始發展其在亞太地區的業務。
三洋電機株式會社副社長本間充表示,“通過向海爾集團轉讓洗衣機和家用冰箱業務,我們為此次轉讓涉及的員工提供了保障他們就業的機會,并使我們的業務得以繼續發展”。
海爾方面表示此次收購完成后,將保持并提升三洋電機強大的研發能力,并在現有的市場優勢的基礎上加大投入,拓展產品線和市場份額。
松下減少重復項目專攻能源
據悉,今后雙方還將進一步協商,此次收購內容有可能發生變化。海爾和三洋電機預計在2011年9月底簽署正式協議。現在至交割完成期間,海爾和三洋的各項業務照常運營,消費者服務將實現無縫過渡。
昨日,雙方沒有披露交易金額,據日媒披露,交易金額約為100億日元(約合1 .30億美元),涉及公司年營收約為700億日元。
就出售三洋白電業務的原因,松下并未給予官方回復。有分析稱,此舉旨在解決集團內業務重疊問題,避免同業競爭。洪仕斌表示,因三洋電機的長期虧損,再加上松下公司所看重的主要是其電池業務,因此三洋的白電業務對于松下來說已經沒有多少吸引力。而海爾集團恰好可以把三洋作為其墊腳石,增加其在國際市場的話語權。
據悉,三洋在2009年成為松下子公司后,就開始削減物流、半導體、小型電機等重復事業。此次,徹底從日本和東南亞地區撤出白色家電業務,主要也是為了減少重復項目,為今后專心投入蓄電池等方面的事業做準備。
松下昨日也發布了新一季財報,根據松下2011財年第一季度(4月1日到6月30日)財報數據,銷售額為1兆9295億日元,營業利潤56億日元,但是純利潤為虧損304億日元。
松下財報同時亦披露了三洋電機的情況,三洋電機的銷售額為3240億日元,與去年同期比減少22%。雖然冷鏈設備、商用空調設備、太陽能發電系統等銷售持續堅挺,但是電子零部件、數碼相機、車載設備等銷售有所下降,而且2010年度實行的半導體事業轉讓也帶來了銷售的減少,整體收入減少。營業利潤方面,包括伴隨收購而計提的無形固定資產折舊費等,整體出現了140億日元的虧損。
合肥三洋:不受影響
此次收購事宜不涉及三洋中國業務。事實上,2010年松下并購三洋后,對三洋品牌松下是放棄還是保留,外界一直猜測不斷。去年底,就品牌使用問題松下給南都記者的答案是:2012年4月,原則上實現松下品牌一體化,但是部分地區部分品類將繼續使用“三洋”,至于中國地區三洋哪些品類可能位列其中,沒有給出具體的安排。
此次交易是否會影響到合肥三洋?
昨日,合肥三洋董事長金友華表示,“跟合肥三洋沒有關系,三洋出售的主要是日本和東南亞的資產,這對于合肥三洋不會造成影響。”
從中國業務上看,松下在杭州已有洗衣機生產基地,業務與三洋品牌在中國市場有所重合。
對此,金友華認為不需要憂慮。根據合肥三洋7月15日的公告,其使用三洋品牌的合同期于2013年最后一天到期,但合肥三洋可在合同期滿6個月前與之協商合約續簽的問題。金友華表示,品牌使用沒有問題,對于今后一直使用認為也“沒有問題”。
洪仕斌表示,松下不會輕易放棄三洋在中國的市場,巨大的市場對于松下來說仍有保留價值。但其同時認為,這次收購會給合肥三洋帶來很大的壓力,或會促使合肥三洋作出進一步的戰略調整。
南都記者了解到,合肥榮事達三洋已經開始培育新品牌帝度和怡尚,其中帝度定位于高端,公司變頻電機、高端洗衣機及新推出的冰箱產品將使用帝度品牌;怡尚品牌主要用于掛燙機、潔身器、空氣凈化器等生活電器和小家電。在新品牌推廣初期,公司將采用雙品牌運作的形式,使得新品牌在三洋品牌的帶動下逐漸導入,新品牌培育成熟后,對公司未來三洋品牌使用的存續問題也不必過度擔憂。因此,有業內人士分析,合肥三洋此舉正是考慮到三洋品牌在中國的去留未解決,從而通過新品牌培育防止三洋品牌被取締。
此外,洪仕斌指出,此次的并購可能會帶給除海爾外的其他家電企業一定的競爭壓力,促使一些企業進行新的戰略調整,但不會對國內白電市場有實質性的影響。(ct)
來源:新浪科技
聲明: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