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盡管味千拉面承認其“純豬骨熬制”的湯底用濃縮液勾兌而成,但卻依舊強調其營養成分。味千官網引用的中國農業大學的檢測報告引來質疑。參與檢測的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范志紅提出,味千拉面不應偷換概念,欺騙消費者。中國農業大學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正在調查此事,如果味千拉面使用這個報告誤導消費者,學院將要求味千方面從其官網上撤下該報告,同時追究相關人員責任。有媒體評論道,為什么國外恪守四十多年的品牌質量到了中國內地,就變了味恐怕與我們當下的食品經營生態和商業環境不無關系。經商者誠信意識差,商業倫理道德孱弱,其代理品牌的目的就是賺錢,從不考慮長遠發展。
味千拉面被指用農大報告偷換概念 農大要求其撤下報告
據《新聞晚報》報道,盡管味千拉面承認其“純豬骨熬制”的湯底用濃縮液勾兌而成,但卻依舊強調其營養成分。味千官網引用的中國農業大學的檢測報告引來質疑。參與檢測的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范志紅提出,味千拉面不應偷換概念,欺騙消費者。中國農業大學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正在調查此事,如果味千拉面使用這個報告誤導消費者,學院將要求味千方面從其官網上撤下該報告,同時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日前,味千承認其湯底并非現場熬制而是用濃縮液勾兌而成后,味千拉面又在其官網上拋出了由中國農業大學出具的“骨泥濃縮湯料樣品營養成分評價報告”。報告稱:“總體評價,該樣品在補充鈣和膠原蛋白方面可能具有一定營養作用。”味千拉面宣稱:“產品的營養,經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食物營養與分析研究室認證,HTC膠原蛋白約占蛋白質含量的15%。”
當年參與此項檢測的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范志紅昨日在其微博上表示,味千拉面此舉是偷換概念。“味千拉面的行為令人氣憤。1公斤濃縮湯料要兌出100碗湯,每碗湯360毫升。按此計算,賣給消費者的面湯是把烹飪協會送來測定的濃縮湯料稀釋了36倍之多。湯稀點沒什么,稀釋時添加增鮮劑之類也不算錯,用濃縮湯料的數據來冒充面湯中含量,欺騙消費者,夸大36倍,就太過分了!”
范志紅還指出,“奶湯”的乳白色主要是湯中的脂肪被乳化劑或可溶性蛋白質包裹,發生乳化作用懸浮在水中,脂肪微球散射光線造成的光學效果。湯濃白只能證明脂肪含量高。
記者今天上午電話采訪味千中國投資者關系部相關人士,其表示尚未了解到中國農業大學的表態,將把此事報告管理層后再回復,目前有關骨湯的一切說法還是以官網為主。
3天市值縮水15.43億港元
近日香港上市公司味千控股被媒體曝出30多元一碗的拉面湯底其實是用專門的湯粉、湯料調制出來的。
隨后味千日前在官網上做出回應,承認湯底是由濃縮液還原而成,并非豬骨熬制。消息傳出后,在港上市的味千股價一路下跌,7月25日重挫8.29%,截止昨日,股價收盤為16.18元,市值在三天內縮水15.43億港元,味千女主人個人財富也因此縮水逾7億港元。
7月27日《證券日報》記者多次聯系味千相關負責人但一直未給予回復。
石家莊“味千拉面”門店仍堅稱“湯底系熬制”
“一碗湯的鈣質含量更是牛奶的4倍、普通肉類的數十倍。”常去味千拉面的消費者對這樣一份廣告詞一定不會陌生。然而,近期有媒體爆出,味千拉面著力宣傳的純豬骨熬制的湯底竟然是用濃縮液勾兌而成的。昨日,記者就這一問題對在石家莊市營業的味千拉面進行了調查采訪,該店負責人卻明確表示店面出售的拉面湯底是“現場熬制而成”。
味千為啥“變味”了
筆者采訪中,曾遇到一些高端品牌從業者,在他們眼中,將品牌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稱味千拉面之所以能賣到數倍于內地面館的價格,依靠的就是在日本發家至今四十多年的品牌信譽和完善的經營管理制度,普通的湯面有了它就能賣高價。
然而,這碗湯面真那么值錢嗎首先,由于味千的門店多集中于鬧市,因此采用中心廚房熬制濃縮液后配送到各門店的方式節約制作成本,但為防止變質就可能在濃縮液中添加防腐劑,相比現場熬制的面湯,味千或許并不“天然”。其次,濃縮液兌出的面湯究竟有多貴若按市場上銷售的濃縮湯膏計算,如一瓶2千克的湯膏可兌200份面湯,那么每碗面湯成本不過0.3元左右。不僅如此,為了昭顯“日本品質”,味千的部分原材料生產舍近求遠,無形中又添加了物流等成本,最后還要攤到消費者頭上。這碗湯面除了仰仗品牌賣高價以外,還剩下什么只幻想依靠品牌賣高價,卻拋棄了最基本的商業道德底線。
更進一步思考,為什么國外恪守四十多年的品牌質量到了中國內地,就變了味恐怕與我們當下的食品經營生態和商業環境不無關系。經商者誠信意識差,商業倫理道德孱弱,其代理品牌的目的就是賺錢,從不考慮長遠發展。同時,由于監督監管機制乏力,消費者無法辨識市場上那么多商家的伎倆,容易受騙上當,而維權也缺乏便捷途徑,從而造成失信經營代價小,受害維權代價卻高的不正常現象,于是也就會有那么多“虛假宣傳”、“以次充好”。
從這一點而言,味千拉面在中國內地“變味”應該受到譴責,而背后的生存土壤更值得我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