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骨湯門”的味千拉面日前已經承認,其宣傳純豬骨熬制的湯底湯料是用濃縮液勾兌而成,且鈣質含量計算方式錯誤。這家在中國內地和香港擁有585家分店的日式快餐“巨無霸”尚且涉嫌虛假宣傳,這不禁令消費者感到疑惑:食品行業還有多少“李鬼”在潛伏?
各地反應
南昌:拒絕回應
“味千拉面的湯是現場熬制的嗎?”南昌中山路味千門店的一位經理在面對記者的采訪時,顯得格外謹慎,所有問題都以“不做任何答復,一切以官網為準”作答。解放路門店一位負責人則直接告訴記者,“官網上有關于湯料的回復,我們不方便作答。”
濟南:稱一切看官網
記者致電味千拉面濟南銀座會展中心餐廳,一名工作人員稱,他們只負責經營,沒有權利對外溝通,想了解情況可以到味千官網查詢聯系方式。
重慶:暫未撤換廣告詞
在位于重慶觀音橋步行街的味千拉面星光68分店,依然可以看到“白湯是由豬骨慢燉熬制濃縮而成”的廣告詞。店長告訴記者,他們尚未收到總部關于撤換廣告詞的通知。
昆明:市民稱不愿再光顧
正值晚飯就餐高峰期,記者來到位于昆明市百大新天地二樓的味千拉面,發現店內就餐人數不多。 記者又采訪了一些市民,多數市民稱不愿再去味千拉面消費。 (新華)
事件
豬骨濃湯“調”制出來
近日,一向以底湯營養豐富出名的日式快餐“巨無霸”味千拉面,被曝號稱用豬骨熬制的味千拉面骨湯,卻是用湯粉、湯料調制而成,每碗湯的成本不過幾毛錢。而“味千拉面一碗湯含鈣量高達1600毫克”的宣傳被指涉嫌虛假宣傳。
味千拉面就此回應稱,味千湯料是通過熬制工藝生成了高品質的味千湯料濃縮液,隨后配送到餐廳通過一定的比例還原成味千白湯,并申明所用湯料非粉劑勾兌。針對此前消息質疑的鈣質含量問題,味千方面表示,“味千湯底的鈣含量是由于濃縮未還原的計算方式錯誤而致,對此我們已經修改。”
味千官網上一份2006年委托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所出具的產品營養成分檢測報告顯示,送檢的骨泥濃縮湯料樣品中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與其他骨湯料相比達到較高水平。
對此,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范志紅在新浪微博上表示,當時檢測的骨泥濃縮湯料樣品的營養成分不等同于被稀釋后的湯底營養成分,味千拉面混淆概念。“湯稀點沒什么,但是用濃縮湯料的數據來冒充面湯中含量,欺騙消費者,夸大幾十倍,就太過分了。”
盡管味千拉面堅稱,“大規模工廠化生產保證了餐廳向顧客提供每一碗湯料口感一致,品質可控,這也是國際上連鎖餐飲企業流行的做法”,但范志紅指出,工業化生產的“高湯”何其快捷低廉,而傳統熬制的湯費時費工成本高。“消費者教育真是很重要,否則真貨將沒有立足之地。”
調查
食品行業貓膩不少
深陷“骨湯門”的僅僅是味千拉面?記者調查了解到,食品行業的“味千”并不是第一個,恐怕也不是最后一個。
養生雞湯、濃香豬骨湯、老火鴨湯,火鍋底料真的都是老火熬制的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坦言,這樣的火鍋濃湯往往是用湯包勾兌水而成的,與消費者在家自己用高湯調料做,“本質上沒有什么區別”。
記者在一家知名火鍋餐飲企業的調查也發現,雖然不少宣稱有養生功效的材料都以原材料的形式浸潤在火鍋底料湯內,令消費者有“眼見為實”之感,但所謂濃湯是用湯包和湯粉調出來的事實,對比商家精心布置陳列在大堂中的湯底原材料,恐怕會令很多消費者頓生“幻滅感”。
事實上,有這樣“李鬼”嫌疑的還不僅僅是湯料,深受消費者歡迎的自制果汁也被指“有貓膩”。在網絡上一段由在日本擁有“食品添加物之神”封號的安部司先生演示,用添加劑制作出和純果汁一樣味道、色澤的“假果汁”視頻,令人深思。視頻中,安部司將包括葡萄糖果糖溶液、檸檬酸、合成維他命C以及各種味道的合成香料和各種顏色的色素等多種添加劑加入水中,就做成了一杯和純果汁口味極其相似的“假果汁”。他甚至可以根據現場觀眾的要求制作不同“口味”的果汁,而現場的消費者幾乎無法品嘗出真假果汁之間的區別。
分析
勿做“骨湯門”背后的推手
專家分析認為,“骨湯門”折射的不僅僅是背后監管主動性不強、消費者維權難和第三方獨立機構檢測的缺失,更是全社會對“香濃和強烈刺激口味的追求”已經到了偏離正軌的地步,而這甚至是導致食品添加劑被不斷發明乃至使用的重要原因。
復旦大學教授顧曉鳴認為,全社會對香濃和強烈刺激口味的盲目追求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食品添加劑被不斷發明乃至使用。“有的商家甚至開發了一些純粹由添加劑調成的名字洋氣的味道,通過廣告包裝宣傳,宣稱其為‘夏日限量口味’,迎合年輕消費者對口味乃至‘限量’帶來的稀缺感的片面追求,形成誘導性消費。”
顧曉鳴認為,要制止這樣的飲食文化變異,不僅要全社會重塑健康的飲食觀念和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從廣告開始加強監控,掐斷誘導性消費的鏈條。“同時,還應加強對添加劑的管理,即使是對人體沒有明顯損害的添加劑也應予以控制,從源頭上控制濫用添加劑。”
華東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院長吳弘表示,執法監管陷入媒體報道在先、執法介入在后的局面,顯示有關部門監管科學化仍在探索中。“要改變監管被動化的現狀,需要執法部門有計劃地進行重點檢查,變被動為主動。”
就目前食品安全“維權難”的現狀,上海泛洋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律師劉春泉認為,現行法律法規設定的違法成本,相對企業所得來說遠遠不夠高,對企業威懾力不夠。這方面可以考慮借鑒國外的經驗,增加較高額度的懲罰性賠償,大大提高企業的違法成本,加大法律的威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