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伏天”正午最灼人,墨鏡、防曬霜、防紫外線傘是行人“三大寶”。可是,標價動輒過百元的防紫外線傘,真的能幫你遮陽嗎?據北京市消協最新公布的市場比較試驗結果顯示:市面上有三成所謂的“防紫外線傘”,竟然沒有遮陽防曬的作用,其中包括ELLE、拉貝爾等3個滬產品牌。
抽查:三分之一不合格
據悉,本次調查取樣來自崇光百貨、王府井百貨等主流商場。在抽樣的標稱具有防紫外線功能的25個品牌傘中,價格最低的20元,最高的近500元,但質量檢測卻發現有8個樣品不符合國家標準,包括滬產的3個品牌:上海瑞冠服飾的“ELLE”牌、上海郁柏服飾的“拉貝爾”牌、上海滬麗工貿的“滬麗”牌。其中,“拉貝爾”短傘在崇光百貨里的標價為220元,“ELLE”短傘在王府井百貨里要賣到350元。
據消協負責人介紹,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三類:一是某些企業為降低檢測成本,在原材料進貨時不把質量關;二是有的企業對防紫外線傘的標準根本也不懂,“防紫外線”隨便叫;三是有的明知是不具備防紫外線功能涂層的面料,但也拿來以假充真。
便宜遮陽傘反比貴的強
防紫外線傘與普通雨傘最大的區別,在于前者“身穿”防紫外線涂層外衣,能大大減少紫外線的穿透。相比普通雨傘的價格,防紫外線傘的價格至少要貴一倍。記者昨天走訪滬上部分商場發現,隨機調查中,有消費者認為只要看傘的背面有反光效果的就是,有的說材質越厚實的遮陽效果越好……盡管說法不一,但幾乎所有人都相信:越是大品牌的遮陽傘品質越有保證,越是價錢貴的防紫外線傘技術含量越高。
防紫外線傘真的越貴越好嗎?上海服裝集團的有關專家指出,目前市面上用來制作防紫外線傘的面料除了過去的銀膠、珍珠膠以外,還有銀蔥色丁布、碰擊布等新型面料,后者視覺效果更好。但是,單單就抗紫外線效果來說,價格相對便宜的優質銀膠傘其實最好。
怎么挑選防紫外線傘
看標簽:主要看防護指數,即UPF和UVA值。按國家標準,只有UPF大于40且UVA透過率小于5%時,才能稱為防紫外線產品。UPF值越大,防紫外線性能越好,市面上大多數標識為“UPF50+”的傘防曬功能足夠。
比顏色:相同面料下,深色的防紫外線傘比淺色的遮陽效果更好。
摸面料:傘面越厚、織物越緊密的布料,抗紫外線性能更好。相對于棉、絲、尼龍等面料,滌綸更防曬。
曬影子:要比較兩把防紫外線傘哪一把更防曬,最簡單直觀的辦法就是到太陽下試一試,影子越深、透光率越低的防曬效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