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門”升級 美召回5億枚含菌雞蛋
兇手查明!賣蛋家族劣跡斑斑
美國一家超市雞蛋架上貼著安全告示。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近日宣布,隨著沙門氏菌疫情在美國多個州持續蔓延,染病人數已上升至1000多人。由于上千起沙門氏菌疫情牽涉雞蛋,賴特縣雞蛋農場本月召回3.8億枚雞蛋,希蘭代爾農場已從14個州召回1.7億枚雞蛋。至此,導致美國多個州暴發沙門氏菌疫情的問題雞蛋召回數已超過5億枚。
是同期病例數的2倍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在疫情通報中說,目前全美各地已接到2000多個可疑病例報告,超過往年同期病例數的兩倍。但目前只有約一半病例得到確診,尚未接到死亡報告。隨著疫情持續蔓延,染病人數有可能繼續上升。
疫情可能更嚴重
美國雞蛋行業人士爆料,艾奧瓦州兩家曾出售問題雞蛋的農場關系密切,雞和飼料來自同一家上游供應商。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警告,沙門氏菌疫情可能比報告更嚴重,因為大多數沙門氏菌患者并未就醫。
按照美聯社說法,賴特縣雞蛋農場已因問題雞蛋惹上官司:一名男子自稱在威斯康星州一家餐廳用餐后患病,他食用的沙拉中含有由賴特縣雞蛋農場供應、感染了沙門氏菌的雞蛋。
觀察
小雞蛋折射“大態度”
當今社會,召回正日益“無所不包”,從食品、藥品“輻射”到家電、交通工具,消費者期待百分之百的產品質量安全似乎不太現實,召回制度成為了保證產品質量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其完善與否、實施好壞決定著能否真正給消費者以正當、合理的救濟。
矚目我國在產品質量安全保障方面,近些年來,工作力度不可謂不大,立法腳步不可謂不快,卻無論是在宏觀制度制定、完善,還是微觀執行、監管上,怎么也撕不掉“管理滯后、被動、缺位”的標簽。
美國“雞蛋門”又一次給中國提供了比對自身、尋找差距的范例,從這個事件中我們應有所汲取。建立完善的缺陷產品管理制度,綜合運用司法、經濟、行政多種手段加強產品質量安全,全面營造一個“吃得放心、用得放心”的消費環境,尚有許多工作要做,任重而道遠。
鏈接
涉及召回事件的
家族“劣跡斑斑”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22日報道,本月召回5億多枚雞蛋的兩家艾奧瓦州農場均與商人奧斯汀·德科斯泰的家族密切相關,而該家族在衛生、安全標準等方面可謂“劣跡斑斑”。
1996年,德科斯泰家族擁有的“特納雞蛋農場”因違反衛生和安全標準而被罰款360萬美元。
1999年,德科斯泰家族支付500萬元了結一起3000名工人發起的共同訴訟,工人們起訴該家族不付加班費。
2001年,艾奧瓦州最高法院裁決稱,德科斯泰是違反州環境法的“慣犯”,并禁止該家族擴大在艾奧瓦州的養豬場。
2003年,聯邦機構在奧斯汀·德科斯泰位于艾奧瓦州的農場發現100多名非法勞工,德科斯泰最終簽署認罪協議,并支付210萬美元。
今年6月,一個動物權益組織利用隱性攝像頭拍攝了德科斯泰家族位于緬因州的一家農場虐待母雞的場景,該家族最終同意支付近3.5萬美元罰款了結虐待動物的指控……
名詞解釋
沙門氏菌是引起急性胃腸炎的主要病原菌,其中以鼠傷寒沙門氏菌、腸炎沙門氏菌、豬霍亂沙門氏菌、雞白痢沙門氏菌等較為常見。看似健康的母雞也可能攜帶病菌,并傳給雞蛋,病菌還可在生雞蛋內存活。人類感染沙門氏菌12小時至72小時內會出現發熱、腹瀉、腹部絞痛等癥狀。病情往往持續4天至7天,一般無需特別治療。
■均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