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探索“零陪護” 由護士承擔全部護理工作 為提高服務質量且不增加患者負擔 市衛生局稱——
本報訊 (記者 李潔) 本市醫院探索開展住院護理“零陪護”,護士承擔患者全部的護理工作。市衛生局表示,護理質量提高的同時不增加患者負擔,尚無提高護理費的計劃。
今天上午記者獲悉,結合本市制定“十二五”計劃,市衛生局正式研究與世界城市相適應的衛生事業發展規劃。北京市正在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讓護士回到病人身邊,把家屬從陪床中解脫出來。
市衛生局決定,明年將在全市推廣該示范工程,且正在積極探索護理“零陪護”,讓更多患者受益。
針對護理質量提高是否會帶來護理費增長的問題,市衛生局表示,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工程確實對護理的人力資源、人力成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推廣優質護理將在提高護理質量的同時,不增加患者負擔,北京目前還沒有提高護理費的計劃。
截至目前,北京已有45家三級醫院、52家二級醫院啟動了優質護理服務。試點病區陪住率下降了30%至50%,患者自聘護工減少,患者滿意度達96.6%。
算算細賬
現行護理費 不足成本1/10
市衛生局醫政處副處長陳靜坦言,目前本市醫院的護理費收費標準過低。其中,三級醫院一級護理每天只收9元。
而護士則要為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每日2次洗臉、梳頭及口腔清潔,每天2次留置尿管或每天1次會陰護理、洗腳;每周1次洗頭;每周2次溫水擦浴等。據市衛生局成本核算,一級護理一天的實際成本是96元,即現有價格僅為成本的1/10。
名詞解釋
優質護理示范工程:指由護士承擔全部的基礎護理工作,包括洗頭、洗腳、翻身,患者不需再自請護工,并且實行護士責任制。患者從入院到出院只對應一名護士,由責任護士全程負責。
相關新聞
下月起藥品“同城同價”
從今年12月1日起,北京所有藥品在二級以上的公立醫療機構都要實行“同城同價”。
這樣,市民在不同級別、不同隸屬關系的醫療機構拿同一廠家的同樣規格的同一產品,都是一樣的價格。
這次招標完成后,藥品整體價格平均降了16%左右,估計全年可為患者讓利30個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