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世汽車訊 據路透社報道,盡管大眾集團壓價造成的壓力日益劇增,大眾供應商們似乎力求避免糾紛。
“柴油機作弊”丑聞給大眾集團帶來了數十億的損失,再加上向電動車轉變的戰略,大眾財政面臨著巨大的困難。
今年8月,兩家與大眾汽車合作的零部件廠商因合約爭議而拒絕交付零部件,導致大眾旗下六家在德工廠停產,嚴重制約了大眾集團從排放丑聞復蘇的努力。隨后,大眾宣布重新審查采購流程,避免再次出現供貨中斷的現象。
本周二(10月18日)在沃爾夫斯堡召開的供應商大會上,供應商們似乎更急于恢復交易。
馬可迅車輪有限公司的大客戶經理Christoph Kaune指出,大眾集團的壓價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想讓大眾支付因鋼價浮動造成的損失是比較困難的。該公司向大眾提供鋼制車輪和鋁制車輪。Kaune告訴路透社,“找到一個公平合理的折中辦法是比較困難的,但是大眾集團是我們最大的客戶之一,這才是應該在意的重點。”
加拿大KSR公司的一位銷售總監Marek Poskart贊同這種說法。KSR生產固定踏板模塊和汽車傳感器。Poskart告訴路透社記者,大眾在供應商中大幅削價,但談判是公平的,KSR也已開始調整流程,以更好地達到大眾的價格目標。“如果成本結構是合理的,跟大眾的合作沒有很大難度,這也算是一種妥協。”
德國公司GOM GmbH的一位經理透露,大眾不僅壓低價格,而且還減少訂單,力求通過精簡研發部門削減開支。“過去大眾經常一次購買4到5套系統,而現在每次只買兩套左右。” GOM GmbH公司生產3D掃描儀和軟件,坐落在大眾總部沃爾夫斯堡附近的布倫瑞克。
大眾CEO馬賽厄斯·穆勒周一(10月17日)在半年會上表示,汽車制造商和零部件供應商需要攜手并進,共同應對電動車和自動駕駛帶來的劃時代變革。“我們想要與大家合作,這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 穆勒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