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調控新政之后,北京市場主流房企許多在售普通住宅項目成交均價相比新政前出現了小幅下調,但高端項目價格則未有明顯變化。這是中國指數研究院通過跟蹤監測和實地調研北京主流房企在售項目后得出的結論。據其監測,許多普通住宅項目的成交價格出現了8%-12%的下調,下調方式有隱有顯。
今年上半年,地產銷售總體呈現“先熱后冷”局面,房企5、6月份市場銷售額出現顯著下滑。如萬科5月銷售面積和銷售額環比4月份分別下降26%和34%;富力地產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同比分別下降48%和58%。
中國指數研究院認為,普通住宅成交價的小幅下調的原因是房企迫于銷售業績下滑壓力,試圖通過各種方式實施試探性調價策略,穩定或消化先期已積累的潛在客戶。預計在政府調控決心明確、市場普遍觀望的背景下,主流房企對于后市預期將進一步分化。這些企業下半年的銷售策略會因項目產品差異、銷售節點差異和資金壓力差異等因素,差異化更加明顯。
下半年,各企業的營銷活動或將更加豐富多樣,促銷力度將比較明顯;北京市核心地段項目或者高端項目稀缺產品或將惜售,普通住宅產品將成為市場的促銷主力和成交主力;一部分開發商企業或將在土地市場上以供應計劃規模突出、土地出讓制度調整為契機,展開新一輪的資源爭奪;受市場銷售壓力影響,開發商的開工、施工積極性或將受到影響,增速放緩。
另外,上半年北京市場房企住宅銷售額排行顯示,前10位企業業績階梯式分布明顯,第一梯隊“40億”陣營,龍湖、萬科、首開;第二梯隊“20億”陣營,北京城建、遠洋地產、中國鐵建;第三梯隊“15億”陣營,中海、東方信遠、綠地、合生創展。其中,龍湖地產47.59億元銷售額,以微弱優勢領先于北京萬科的47.38億元,排名第一。在房企住宅銷售面積排行中,萬科則以21.04萬平方米,排名第一;中國鐵建、北京首開則分別以18.66萬平方米和18.64萬平方米的細微差別,名列第二和第三。記者 艾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