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部:只是好心幫人轉交材料
中央紀委駐國土資源部紀檢組三室副主任仲曉娜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他們對此已經進行了調查,給張連軍等人探礦權證的工作人員名叫段碧君,她表示,是一個叫丁海華的人給了她檔案袋,讓她轉交張連軍等人,她根本不知道里面裝的什么東西。
“段碧君作為國土部政務大廳工作人員,其職責就是辦理礦產證照,她能隨便幫別人轉交東西,而且還讓我們按程序復印身份證?這也太奇怪了。”對于段碧君的“無辜”,張連軍表示懷疑。
段碧君為什么要替丁海華轉交材料?仲曉娜說,丁海華任職于北京一家資源咨詢中介公司,經常到國土部政務大廳辦業務,所以段碧君對他并不陌生。那天下午,丁海華表示著急出去,讓她幫忙轉交材料,“她是個熱心人,所以便答應了”。
“這件事跟部里沒關系,就是有關人員利用國土資源部政務大廳這個平臺,達成他們的目的。這個證根本就沒進入國土部的程序。”仲曉娜說。
據了解,丁海華原供職單位名叫北京海地人資源咨詢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于1998年由國土資源部同意成立,業務涉及礦業權評估、礦業投資咨詢、國土資源開發規劃咨詢、土地、房地產評估等諸多領域。
從資料來看,該公司地址是北京市西城區西四羊肉胡同15號。記者到北京海地人資源咨詢有限責任公司采訪發現,該公司與國土資源部緊鄰,位于地質博物館內,于今年搬到北京市海淀區,但這里還有辦公室和工作人員。胡同里的居民告訴記者,這家公司原來是國土部的“三產”。記者在該公司了解到,他們可以代辦探礦權、采礦權等證件,收費約200萬到300萬元不等。
按照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檢察院給媒體發布的信息,丁某通過偽造證件、找熟人上網公示的方法詐騙650萬元,目前已被批捕。“丁某找人偽造了5個假的探礦權許可證、國土資源部備案證明、探礦權調查函及勘查許可證等一系列文件。為了不讓對方懷疑,丁某又找到河北省國土資源廳的工作人員幫忙,在網上發布了虛假的登記信息。曾某信以為真后,很快向丁某匯出650萬元代理費。”
據了解,這里提到的“曾某”,即是楊衛國和張連軍委托辦礦權證的北京市旭昌輝礦業投資咨詢公司法人代表曾念旭,被抓捕的“丁某”,即是段碧君所說的丁海華。
“他們現在把所有事都推到丁海華身上,曾念旭反而成了受害人。實際上,真正的受害人是我們。”張連軍認為,他們是被曾念旭騙了。
張連軍告訴記者,他們當初委托曾念旭辦理探礦權證,主要是因為其“國土部司長公子”的背景。記者了解到,曾念旭的父親是國土資源部礦產開發管理司原司長、現任中國礦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的曾紹金。國土資源部紀檢部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曾父已經退休,和此事沒有關系。
9月2日,記者撥打了曾念旭的電話,他不愿提及父親,稱他開礦業咨詢公司是自己的事。提及這次假證事件,他表示,當初只是因為覺得這塊業務利潤小,才將辦礦的事轉給丁海華,沒想到被丁海華給騙了。他表示,如果不能把被騙的錢追回來,他只能自己湊錢去還給委托人。
盡管丁海華已被批捕,但這個造假鏈條仍未完全揭露。丁海華是如何順利讓虛假的登記信息在河北省國土廳網站上發布,又讓假證從國土部政務大廳流出呢?河北省國土廳聲稱與假證一事無關,國土資源部也連聲喊冤,到底誰該為這起烏龍假證事件負責?
“如果公安部門查出這起詐騙案跟部里的人有關,我們絕不袒護,絕不姑息。”仲曉娜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說。(王俊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