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從去年開始,在一波又一波的民航反腐風暴中,多個曾在業內呼風喚雨的“大人物”從頭頂光環變為了階下囚。而這些讓人唏噓不已的腐敗大案背后所反映出的行業弊端才更值得關注和反思。
事實上,由于近十來年國內民航業急速發展,行業內部制度以及管理相對滯后。“一直以來,民航業眾多審批權都集中在極少數官員手中,腐敗是難免的,只是此前國家一直沒有下決心追查。”一位民航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就像一架飛機不常檢修肯定存在巨大安全隱患,一個行業不進行梳理必成腐敗之窩。”
數個“高危地帶”滋生腐敗
民航業的反腐行動從去年就已經開始,當時還有很多業內人士認為,這次反腐頂多是殺雞警猴而已,很快就將風平浪靜了。但事實卻證明,這場風暴不僅沒有結束,反而越刮越猛烈,多個業內腐敗黑洞被曝光。為什么以“嚴守秩序”、“安全第一”等為宗旨的民航業,會成為腐敗案的滋生沃土呢?
民航局現任局長李家祥總結,民航業的腐敗與日常工作如影隨形,財、投、建、購領域成為民航腐敗易發多發“高危地帶”。民航近來發生的腐敗案件,90%以上發生在財務、投資、工程建設、物資設備采購等領域。特別是亂投資、亂拆借、亂擔保等“三亂”問題突出,“小金庫”問題突出,工程建設、物資設備采購招投標問題日漸突出。
而事實也確是如此。從目前被揪出的腐敗案件看基本可以歸為兩類:一是在重大建設項目、采購中發生的;另一種則是為了爭奪航空業受管制且最稀缺的資源——航線和時刻。業內專家認為,采購中的違規操作可能在各行各業都有可能出現,而航線和時刻分配上的灰色利益,則是民航業特有的現象,也可以說,“終端市場充分競爭,重要資源集中分配”的行業特點導致腐敗大案頻發。
“目前已經暴露出來的問題都是長期存在的,只是以前沒有被揭發過,而現在則是‘拔出蘿卜帶出泥’。”一家航空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眾所周知,民航是一個資金大、“項目”多的行業,這在客觀上容易滋生腐敗。日常的生產運行和管理,民航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產生巨額現金流。手頭上“錢”多,就很容易成為被追逐的目標。
其次,民航業聯系面廣、專業性強、發展速度快,使得行業腐敗容易被掩蓋。民航運作點多面廣,跨省跨國,監督管控往往在“超視距”情況下進行。民航技術領域高度專業化、專業領域高度專家化,進而衍化成專家權威與領導權力相結合的特殊“鋼化結構”。民航發展速度快,正常的運行需要大量資金頻繁地做跨專業、跨領域、跨區域的流動。此外,由于發展速度快,成績容易掩蓋腐敗現象。
從數據來看,根據民航局2010年發展的預期目標,2010年民航系統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達900億元,涉及重點機場建設項目25個,這還不包括今年上半年國家發改委陸續批準的機場改擴建工程,上述工程預算投資相加可高達1150億元,其中利益空間可想而知。
航班時刻審批成重災區
當然,在眾多民航業的腐敗地帶,航線與時刻分配一直都是重災區。“對航空企業來說航線和時刻是關系到自身利益甚至生死攸關的大事,而正是這一稀缺資源的分配權長期掌握在民航管理部門手里,由此在航線與時刻的競爭中就存在著較大的尋租空間。”一位航空公司高管向記者透露,“此前,一家地方性航空公司想要進北京但又苦于摸不著門路,其經人介紹與民航某高官建立起聯系。后來這家航企成功進京,而航企老板每見到上述民航高官必叫‘恩人’,其中內情可以想見。”
對于航線和時刻問題,近期民航業內還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在民航系統的一次會議上,一位機場的總裁發泄心中不滿說:“聽說北京一個時刻300萬元,我給600萬元,給我兩個時刻行不行?”另有傳言,真正熱門的航線標價可上千萬元。
此次落馬的張志忠、黃登科及南航窩案均案發“航線時刻”審批。此前,審計署在審計南航時發現了一筆金額驚人的“航權協調費”。這筆“航權協調費”牽扯出了民航業兩位“可輕易拿到好的航線、時刻”的神通廣大人物龐漢章和魏景波。隨后,又由龐、魏分別供出原民航華北局局長黃登科和首都機場集團公司總經理張志忠。民航尋租灰色地帶由此揭開一角。
據悉,早前,華北局負責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在內的多個機場及區內“航線時刻”審批。根據規定,航空公司要想申請到某條航線的航權,首先需得到航線兩邊所在地民航地區管理局和空管局的同意,再報民航局審批。這就給了時任民航華北局局長黃登科無限的權力。而龐漢章因有能力從黃登科手中拿到北京至外地的航線、時刻,成為航空公司中的“紅人”。于是,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龐漢章擁有的日美航空主要負責通過層層運作拿到優質航線,再將這一航線轉包給航空公司運營,航空公司則需要提供航班收入的3%-5%作為合作經營費。
隨后,在2006至2007年,似乎已經聞到“危險”氣味的民航業為了減少暗箱操作,將航線和時刻審批權不斷下放,眾多機場的航線已經由審核變為備案,但目前國內吞吐量最大的十個機場的航線時刻審批權,仍然牢牢地握在國家民航局和地方管理局手中。而這吞吐量最大的十大機場,正是航空公司的生命線,也是競爭最激烈的地方。所以,航線時刻審批中,見不得光的交易依舊存在。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中國目前的航班資源分配,是基于2007年9月實施的《民航航班時刻管理暫行辦法》,建立了“政府管理為主,多方參與”的航班時刻管理體制。明確民航局負責全國民航時刻管理工作,對于時刻分配與協調工作的具體承擔機構,則由民航局空管局和各地區管理局負責。
上述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2007年實施的航班時刻管理辦法在實踐中由于缺乏有效監管,加之繁忙機場的時刻資源供不應求,為行政手段介入資源分配、個別領導干預具體操作留下了隱患。
特別是在一些不定期航班的時刻分配上,由于可用的時刻數量不透明,航空公司的申請要想獲批有時不得不找一下門路。業內更流傳,部分富余的航班時刻被“藏”起來了,算做計劃外的時刻,給那些特別會公關的公司。
一位知情人士曾爆料,有的航空公司為了拿到好的航線、時刻,會在一年中定期給審批部門送上“航線協調費”,某國有航空就曾經給某地方管理局“上繳”上千萬元,希望后者為這家航空公司協調好這一年的航線時刻。其他給房給車,甚至幫助搞定相關子女出國讀書的“公關項目”更是數不勝數。
對于公關費用如何計入財務報表,業內人士稱名目其實各有不同,而且也并不是很難入賬。畢竟在高現金流高成本的航空業,整個銷售成本占總成本的比重還不到10%。
畸形市場狀態開始轉變
有人士分析指出,民航系統“高危地帶”頻出腐敗事件,一方面是因為制度不夠健全,監管難以到位;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即便設有制度,也難以避免行政審批中存在的灰色空間,難以避免個別官員對具體項目的人為干預。
其實,為了割除行業內現有“毒瘤”,民航業今年已著手完善管理,特別是意識到航班時刻分配制度確實存在漏洞,有關管理部門也開始著手改進了。記者注意到,民航局日前就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做好航權航班和時刻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并明確表示出臺《通知》的主要目的就是“加強廉政建設,提高辦事效率,確保資源分配公開透明和有效使用”。
《通知》稱,今后民航局不再召開每個航季的大型航班和時刻協調會,僅對新增航班和時刻做微調。民航局也正在建設航權航班和時刻管理信息系統,系統建成后,將實行網上申請、網上審批和信息公開。“上述規定讓人拍手稱快,因為以往每個航季的大型航班和時刻協調會實際上為很多航企提供了一個集中公關的舞臺,把掌握航線、時刻審批權的領導集中在一起,航空企業就開始各顯其能了。”一家航空業協會負責人說。
不過,中國民用機場協會行業發展服務部部長丁新偉強調,《通知》沒有改變靠行政手段管理航班時刻的現狀。建議應該進行法制化管理,這樣一旦出現不公平的事情可以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當然,也可以借鑒國外某些做法,機場將每天可以容納多少時刻應該完全公布出來進行招標,航空公司公開競價,這樣機場將有更大話語權,也可以做到相對公平。
另外,有業內分析人士稱,在我國鐵路、民航、公路三大運輸業中,鐵路是完全壟斷,公路運輸是完全競爭,民航業則出現較為畸形的“偽市場”狀態:雖然各種所有制的航空公司在終端競爭激烈,但大部分業務仍在市場之外。如民營航空舉步維艱,得不到合理的航線分配;而在機場基建工程、設備采購以及航線分配等環節上,仍由政府和國企控制。
正是因為民航業市場化不夠徹底,導致了腐敗窩案的發生。民航專家許凌潔總結,在關注民航驚心動魄的系列事件同時,我們也可以慶幸,損失固然發生,問題卻已找到,更重要的是,民航反腐將有力地推動民航深化改革?梢哉f,多名掌權者落馬并不是結束,民航的反腐行動依舊路漫漫。
民航業高層多人涉案
匡新:國家發改委民航處原處長
最近在民航業內紛紛討論“匡新出事了”。據悉,這位在國家發改委主管民航事務近十年的處長,去年底因涉嫌經濟問題被檢查機關刑事拘留。業內有傳言,匡新涉嫌在國內部分機場建設項目的審批上營私舞弊,還有在國內某家航空公司引進飛機時進行權錢交易。
業內評價:人很聰明,能力很強,無論協調能力、文字能力均非常出色。同時,話語尖刻、性格跋扈、做事雷厲風行,有點恃才傲物。
黃登科:民航華北局原局長
因涉嫌在航線與時刻審批中存在腐敗行為,黃登科于去年11月23日被免去民航華北局局長、黨委書記職務。不久前,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主管的正義網披露,黃登科案已基本偵查完畢,是一系列機場腐敗案件的關鍵性突破點。據悉,黃登科已牽連出其他幾個民航高官。
業內評價:非常聰明、行事比較腐敗和個別航企關系親密。
宇仁錄:民航局原副局長
日前,中紀委、監察部對民航局原黨組成員、副局長宇仁錄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檢查。經查,宇仁錄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牟取利益,收受巨額賄賂。宇仁錄的上述行為嚴重違紀,并已涉嫌犯罪。最終宇仁錄被給予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收繳其違紀所得;將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業內評價:他留給人們的印象是實干、謹慎、隨和,民航局內部人士私下里大多稱呼他為“大宇”。
張志忠:首都機場集團公司原總經理
2007年1月張志忠接替李培英出任首都機場集團公司總經理,同年6月,李培英被“雙規”。對于張志忠臨近退休年齡被抓,外界普遍猜測與兩個人有關系。一個是原民航局華北局局長黃登科,另外一個是民航局原黨組成員、副局長宇仁錄。這兩個人在兩個月內分別被捕。
業內評價:他給大多數人的印象是“老實“,說話山西口音很重,慢條斯理,不善言辭。
黃剛:首都機場股份有限公司原副總經理
因涉嫌在安保設備采購中違規操作,黃剛正在接受有關部門的調查。去年12月,47歲的黃剛被“雙規”。消息人士透露,黃剛與民航局原黨組成員、副局長宇仁錄的違紀和涉嫌犯罪行為有關。中紀委調查宇仁錄時,宇仁錄交待了黃剛在升任副總經理時向他行賄的犯罪事實。待黃剛接受調查時,坦白交代的更多。
業內評價:黃剛留給同事的印象是比較能干,頭腦靈活,與上級的關系處理得較好。不過,或許是因為黃剛在銳意進取的同時有些年輕氣盛,他被一些資格較老的同事認為不太尊重老同志。
張和平:南航原總工程師
張和平曾任貴州航空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南航湖南分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接近南航的消息人士透露,與張和平一起被帶走的7人,多數有湖南、貴州或汕頭分公司工作經歷。他們與此前被帶走調查的原民航華北局局長黃登科,均因南航北京至長沙及貴州等地的客運“包機”而涉案。
業內評價:在南航14名高管中位列第13位,平日為人較謹慎。
胡志安:大連周水子國際機場集團公司原總經理
胡志安因涉及違紀問題,已在6月初被大連市紀委調查。不過,目前大連機場和大連市紀委處并未證實此消息。
有業內人士稱,胡志安案件可能與機場建設工程有關。據悉,大連機場近年來曾多次擴建,去年開始進行第三期擴建工程,計劃投入22.55億元用于新建航站樓、停機位和飛行區的局部改造等。同時還在進行新機場的前期工作。
業內評價:他是一個善于搶抓發展機遇的人;敢于改革。
施國峰:上海東方航空運行控制中心原總經理
施國峰因私設“小金庫”,目前已被上海市有關部門控制,據悉,案件偵破接近結束,很快會向法院提起訴訟。業內人士稱,施國峰案涉及金額上億元,其控制下的東航運行控制中心私設“小金庫”。施國峰個人在上海不同地區購買的四處房產,購房款多數來自“小金庫”。
業內評價:施國峰表現在公眾的眼中是進取、敬業,憑借自己的努力,他抓住了一次又一次的歷史機遇,現已成為一位明星人物。(記者 肖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