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風行景逸07年與消費者見面依賴,在同級別車型中,憑借空間和售價的優勢受到了不少的青睞。如今,景逸1.5XL車型正式上市,憑借5.99萬元最低的入門級售價,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的關注。
跟很多國產車型一樣,在未正式上市之前,景逸1.5XL已經可以提到車輛,而滿懷期待的消費者們發現,在景逸1.8L車型與渦輪車型上存在的防凍液滲漏問題在“早產”的1.5XL車型上依然存在!矛盾,一觸即發。
自07年風行汽車售出第一臺景逸開始,這個問題就成了景逸車主心頭揮之不去的夢魘。越來越多的車主,發現自己的愛車防凍液會無緣無故的減少,根據某論壇景逸車主自行發起的投票調查顯示,遇到防凍液漏液困擾的車主占到了七成之巨。比較典型的例子比如浙江的劉先生,在早晨例行檢查時,發現愛車的防凍液在觀察壺中已經看不到了,于是添加防凍液到上限。添加防凍液后,行駛僅十多公里,防凍液的液面便從“MAX”下降到了“MIN”,同時發現車下有防凍液漏出的痕跡。更多的車主,則是在防凍液報警之后才發現的;更有甚者,從4S提新車的時候防凍液液面已經在下限之下。伴隨而來發動機高溫等問題更是留下了無盡的隱患。
而景逸4S店的態度卻很耐人尋味。或憤怒或無奈或不知所措的車主到店后,首先要受一番教育,五六萬買個車,就“湊合一下”吧,或者表述這個癥狀是“通病”,“都這樣”。真是莫名其妙,五六萬也不是風刮來的?憑什么車主要承受這個?
至于漏水的原因,就分成了兩個派系。一派經考緣由來自防凍液液面壺接口粗糙,密封不嚴,在行駛過程中由于顛簸或者急剎車冷凍液會從壺口處灑出。行駛較差路面后,可以明顯看到從戶口潑出的防凍液痕跡,真是令人郁悶。
我們知道,在發動機冷卻循環管路的工作過程中是有一定的壓力的,散熱系統內的冷卻液沸點溫度隨著管路內壓力的升高而降低,這樣才能保證冷卻液在冷卻了上千度的發動機后還不至于沸騰。而密封不嚴的冷卻管路,無法保證壓力的穩定,也就無法保證冷卻液的沸點和出廠時水箱蓋設計的絕對壓力。還好景逸的電子扇還算好用,不過仍然有不少車主反應發動機高溫,而且由此推測,第二種漏液的原因,也許也跟此有關。
第二種漏液就直觀的多,熱車后可以看到散熱管路接口處出現滲液,這個問題歸根結底,也不外呼還是那兩個原因:質量問題,工藝問題。管徑的不匹配,質量的不穩定,造成熱車后縫隙變大;出廠時緊固卡扣甚至松的可以用手指擰動,說好聽了是工藝問題,說不好聽就是態度問題。而且我們也有理由懷疑,由于各種環節的不靠譜,造成冷卻管路內壓力過大,造成滲漏進一步的加劇。
相信絕大多數的景逸,都是車主作為家庭的第一臺車來購買的。作為新手,怎能不對此等毛病感覺到憤怒和緊張?
考驗動手能力的時候到了!論壇中的車主們出了非常多的主意來解決這件事情。畢竟這是關系到愛車心臟大事兒,由于景逸的維修網店少,維修成了很大問題。想必當初歡歡喜喜提車的車主絕不會想到會有如此之多的麻煩事兒在等著。幾十公里的距離,發動機高溫,不敢開,叫個拖車4S又不給你報銷,于是在車主聚集的論壇里,高手不斷涌現,奇招橫飛。有用保鮮膜包裹防凍液觀察壺的,有用纏水管子的生料帶纏管子的,有特地去買了長柄螺絲刀自行加固所有螺絲額。還有比如這位屬于水壺漏液的車主,拆開了漏液的水壺,自己更換了密封的膠皮墊和密封圈,三番五次前往4S被告知“無法解決”之后,萬般無奈只要自行動手解決。
開幾個月景逸,修車水平比4S小工的水平差不了多少。如此這般的“DIY”沒有讓車主們感到絲毫的樂趣,帶來的是無盡的煩惱和麻煩。便宜,固然是好的,可是,便宜不是萬能的。性價比性價比,性能和質量,價格還是放在第二位的。在某汽車投訴平臺月月榜上有名景逸,需要明白的首要問題便是:低價并不等于低質,人的耐心都是有限的。是真心的把景逸推薦給藍翔技校之類的,此乃培養動手能力的神器,包教包會,學不會報銷往返路費!一定會為國家輸送多幾個百分點的人才!
真不知道景逸四年十萬公里的質保是怎么定的,是真心的把景逸推薦給藍翔技校之類的,此乃培養動手能力的神器,包教包會,學不會報銷往返路費!一定會為國家輸送多幾個百分點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