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在廣百超市發現,澳優“能力多”一罐的售價為298元,售價和貨架上一眾“洋奶粉”看齊甚至更高,銷售員稱現在“買四送一”;而澳優國內分裝的產品叫價也要198元。從包裝上,記者看到“能力多”標簽上澳大利亞產品字樣,下方是原廠Tatura公司的英文,由澳優授權生產。
公司背景遭市場質疑
對于被媒體稱為“假洋鬼子”,剛剛本月在港交所掛牌的澳優奶粉CEO陳元榮辯昨日護稱,澳優是“純正的進口奶粉品牌”。
他說,澳優乳業成立于2003年,澳優品牌先在澳大利亞注冊,嬰幼兒配方奶粉已經全部由該國的Tatura公司供應。其中“能力多”系列是原裝進口,而“優選”和“A選”系列是進口后在湖南長沙分裝的。
澳優到底在中國有沒有工廠呢?陳遠榮說,公司建有占地150畝地的湖南分裝工廠,設有3條生產線,年分裝能力1.5萬噸奶粉。
三聚氰胺事件后,國內消費者愿意為“洋奶粉”品牌支付更多的溢價。列明澳洲進口的澳優奶粉也因此銷量攀升,截至去年年底收入為4.05億元,比2007年時大幅增加117.2%,今年預計完成銷售收入8億元。
不過在利潤高增和上市后,公司的背景也遭到了市場質疑:澳優股東又是什么人?澳優招股書顯示,公司主席伍躍時和夫人等人持有59.30%股權,陳遠榮等人持有10.70%,其余三成為公眾持股。
配方押寶在Tatura上
據披露,伍躍時曾在長沙新大新集團、隆平高科、亞華種業和南山乳品等做過高管,2003年時進入澳優。
“品牌是哪里,應該看它的注冊地和產品奶源,我們產品的定位就是進口奶粉。”陳遠榮解釋說:“我們產品打上了產地‘澳大利亞’,不像其他品牌只籠統地寫著進口奶源,而且每罐都有寫是Tatura生產,所以傳遞的信息是清晰的。”至于“優選”和“A選”系列,則是25千克/包大包粉運抵國內后分裝銷售。
不過,他向本報承認擁有7年歷史的澳優品牌目前產品在內地銷售為主,日后會計劃銷售到中國港澳和東南亞地區。
而顯然,澳優的奶源和聲稱“共同研制”的奶粉配方都押寶在Tatura公司身上。昨日陳遠榮稱,將使用30%的IPO募集資金采取參股和合資合作方式整合上游產業,包括發展現有的供應商和潛在的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