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通檢驗檢疫局在南通某公司進口的一批原產于印度的全棉色織布中檢出國家禁用偶氮染料聯苯氨和3,3'-二甲氧基聯苯氨,含量分別為94mg/kg和691mg/kg,大大超過了20mg/kg的限量。這是該局多年來首次在進口紡織品中檢出禁用偶氮染料。
據了解,偶氮染料是一種應用最為廣泛的合成染料,幾乎分布于所有的顏色。在市場上被普遍用于紡織品、服裝、皮革、紙張、食品等的染色,其中禁用偶氮染料只占一小部分。有研究認為,使用了禁用偶氮染料的紡織品與人體直接接觸后,染料可能被皮膚吸收,在人體正常代謝所發生的生化反應條件下,可能會發生還原反應而裂解出致癌芳香胺,并經過活化作用改變人體DNA的結構與功能,引起人體病變甚至誘發癌癥。
我國從2003年開始,先后制定了紡織品和皮革產品兩個基本安全技術規范,對禁用偶氮染料實施限量檢測強制性國家標準,目前被明確列入禁用偶氮染料的有24種。禁用偶氮染料與甲醛等易消除的物質不同,紡織品一經上染,其化學性質幾乎無法改變。因此,南通檢驗檢疫局建議:在國際貿易活動中,進口企業要強化質量安全意識,慎重選擇貿易伙伴,不要只顧眼前利益,一味地追求低價進口;對禁用偶氮染料等安全、衛生項目的要求以及出現問題的處理辦法在合同中予以明確;加強進口紡織品的到貨驗收,防止“染料毒”紡織品的影響擴大。進口紡織品使用企業應該更多地關注生產工藝的每一個環節,避免禁用偶氮染料進入到工序中,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