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濕;盛夏渾身汗,寒冬風刮臉。”這是蘇州工業園區一線檢驗檢疫人的工作縮影。然而現場查驗的小伙子們卻從不叫一聲苦,說一聲累,平時工作你追我趕,愛爭先進,工作熱情高漲。每晚加班、下廠查驗、劈樣找蟲,在集裝箱里爬上爬下等已然成為了他們的家常便飯。他們之所以這樣,是為了確保口岸物流的高效通關速度,是為了將實實在在便捷帶給企業,是為了無愧于為人民服務的公仆本色。
傾力服務,查驗工作量遙遙領先
截至2011年6月底,蘇州檢驗檢疫局園區辦事處2011上半年共計查驗各類出入境貨物54800批次,檢疫集裝箱24964個標箱,平均每天查驗貨物425批次,194個標箱。查驗批次占全局總量的60%。
創新服務,全局首創“7×24”預約查驗
為了更好服務轄區內企業,確保各類進出境貨物的高效通關,園區檢疫部門在局黨組的正確領導下,適時提出了查驗“零等待”的口號,啟動“7×24小時預約查驗”工作制,但凡企業有查驗需求,無論夜晚還是休息日,有預約就有查驗,真正實現了貨物進入監管場站即查,驗證合格第一時間放行。“7×24小時預約查驗”制度一經推出,廣受企業的好評。自此,每當夜幕降臨,萬家燈火之時,蘇州工業園綜合保稅區的監管平臺上卻依舊閃動著俯身查驗的身影。
積極服務,沉著有序應對日本“核危機”
2011年3月11日,驚人心魄的日本大地震引發了核泄漏事故。3月17日上午,園區檢疫部門第一時間召集全體人員,按照上級要求,組織學習了“放射性監測作業指導書”和“應對口岸核與輻射有害因子應急預案”,全面部署開展放射性監測工作。相關檢測儀和防護設施迅速落實到位,放射性監測工作有序開展,確保操作規范,監測結果可靠;同時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誤會和恐慌,做好對相關企業的宣傳和解釋工作。搜集日本災區港口信息,使用日、英、中3種文字對照張貼,工作人員便可有的放矢,重點明確;靈活安排查驗頻次和通過下廠跟蹤檢疫等手段,保證足夠的人手應對增加的部分工作量,減少對物流效率的影響,確保貨物的通關效率。
自日本核危機以來,截至2011年6月30日,園區檢疫部門共對12283票貨物進行了放射性監測排查,平均每日監測來自日本的貨物達95批次。
檢驗檢疫人在十多年熱心服務蘇州工業園區發展的道路上不斷前進著,矢志不渝地用行動默默地踐行著“把便捷帶給企業,把辛勞留給自己”的服務理念。(蔣旭 顧劍平)
蔣旭 顧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