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張家港檢驗檢疫局在鑒定一批從阿根廷進口的大豆時發現,該批大豆比提單總數66000噸整整少了256噸,短重率為3.9‰,已超合同規定的進口大豆免賠率3.0‰。該局遂及時出具索賠證書,幫助大豆進口企業——浙江經協集團有限公司對外索賠16萬美元。
阿根廷進口大豆短重現象在進出口貿易中普遍存在,據統計,去年該局共檢出阿根廷進口大豆超比例短重16批,短重頻次高達67%,累計短重3835噸,幫助企業對外索賠165.3萬美元。對此,檢驗檢疫部門提醒國內大豆進口企業:一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在簽訂進口大宗貨物合同時,對檢驗方法、索賠期限都要明明白白標示,堅持把中國檢驗檢疫證書作為貿易雙方結算的依據。二要對客戶信譽和市場情況進行認真評估,慎重選擇與國外信譽好、操作規范的公司合作。三要加強對高風險貨物如大豆的裝船前檢驗,將風險防范措施做到國外去,切實維護自身利益。
(江蘇張家港檢驗檢疫局)
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