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徽省廬江縣質監局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大力推行農業標準化工作,從制訂地方標準入手,抓源頭、抓基地、抓精品農業,加快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為推動地方特色產業的發展、提高農產品質量做出實實在在的貢獻。截止目前,全縣共啟動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項目11個,其中市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項目9個、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2個,已通過驗收的10個。
建立工作機制,政策推動。為推動農業標準化工作的實施,該縣先后印發了《關于加強農業標準化推進農業產業化及農產品出口工作的意見》、《關于印發廬江縣推進技術標準發展戰略實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質監、農委、科技、財政等職能部門和相關鎮政府緊密配合,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建立了農業標準化聯合工作機制。相關部門采取多種形式,深入宣傳農業標準化方針政策,自覺按照標準化要求組織生產。縣政府還出臺獎勵政策,對每個通過驗收的示范區一次性給予2萬元的配套資金支持,以優惠政策調動農民實施標準化生產積極性,促進農業標準化工作的順利開展。
圍繞重點產業,項目拉動。圍繞糧、油、茶、蔬菜、畜禽、水產等優勢領域積極申報省、市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以項目拉動農業標準化生產。目前,全縣共申報獲批網箱養鱔、雙福小麥2個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立金壩芹芽、柯坦有機茶、三葉腌制菜等市級標準化示范區9個。
健全標準體系,管理促動。近年來,該縣質監局和農委共制訂并發布實施《金壩芹芽》、《柳風荸薺生產技術規程》等10個地方標準,制定、引用適合農民需要的農業標準規范,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還邀請專業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進行現場講解、示范演示等,通過實驗、示范、推廣,干給農民看,領著農民學,保證各環節標準得到真正實施。幾年來,共舉辦農業技術培訓班120多期,培訓農業技術人員和農戶近萬人次。為加強示范區項目日常監督管理,每年組織有關專家開展示范區項目的監督檢查、考核,監督檢查示范區項目的落實情況和農業標準的實施情況。
培育龍頭企業,示范帶動。該縣質監局在建立健全管理體系、名牌申報等方面,優先給予龍頭企業大力支持,切實幫助龍頭企業做大做強。經培育,該縣先后有海神黃酒、萬樂米業、雙福糧油等5家農產品加工企業獲得安徽名牌。通過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示范帶動作用,引導農民實施標準化生產,提高農產品質量水平和綜合效益。
通過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農民種植、養殖的積極性大大提高。網箱養鱔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通過實施標準化管理,單產由原來的不足500公斤,增加到700公斤,示范區每667平方米平均增收29000元,養殖面積由原來的200公頃增至到340公頃。雙福小麥標準化示范區也由創建初期的2個鎮、1.35萬農戶、2600公傾種植面積發展到現在的4個鎮、2.64萬農戶、5400公傾種植面積。(胡宗青)
胡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