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省東阿縣質監局不斷加強基層基礎建設,實施科學監管,創新工作方式,轉變工作思路,完善監管體系,全面推動企業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工作,取得了明顯效果。
一是著力加強自身建設,構建長效機制。今年以來,東阿縣質監局不斷加強基層監管隊伍的建設,開展了以“高度負責、嚴格規范、提升履職能力”的主題練兵活動,強化業務知識和法律法規知識的學習,認真落實行政執法案件主辦人制度和行政執法人員能力培訓管理制度,嚴格按照《山東省質量技術監督系統行政處罰自由裁量參照執行標準》規范自由裁量,切實履行職責。堅持依靠政府,加強與工商、藥監等各相關職能部門在食品安全方面工作交流、協作、互動,建立有效的協作配合機制。
二是抓宣傳和培訓,營造良好氛圍。今年以來,召開了全縣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會議,全縣80余家企業參會,以縣政府名義下發了《東阿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生產企業全面落實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的指導意見》,對落實企業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工作進行了部署安排。已舉辦兩期全縣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法人履責報告會,48家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法人代表參會,25家企業法人代表做了履責報告,發放了食品質量安全告知書,并簽訂食品質量安全承諾書,確保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到位。充分利用 “食品安全宣傳周”、“質量月”等活動,以落實食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為重點,發放宣傳資料800余份,接受群眾現場咨詢50余次。
三是抓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的落實。嚴格按照國家質檢總局119號公告,對食品生產企業開展落實主體責任監督檢查行動,督促企業完善進廠查驗、生產過程控制、出廠檢驗等各項制度,深入開展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行動,督促飲料生產企業就食品添加劑中是否含有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進行自查,落實食品添加劑公示制度,截止目前,已對48家食品企業進行了現場核查,對部分企業核查中發現的問題積極督促企業整改。
四抓監管,規范市場秩序。今年以來,相繼開展了桶裝水、糕點、飲料等專項執法打假行動,嚴查各種違法行為。對生產假冒偽劣產品的違法行為依法查處,嚴厲打擊,絕不姑息遷就,形成打擊一個、教育一片的效果。同時,對存在產品質量問題而又不屬于造假的企業,要立足幫扶,幫助查找原因,制定措施,整改到位,提高質量管理和產品質量水平。
五是不斷加強風險分析。根據本地區產品質量狀況,積極制定食品生產加工環節風險監測計劃,組織開展食品生產加工環節風險監測工作。將風險監測與監督抽查、專項檢查、日常監管等監管措施有機結合,并創造條件,對發現問題企業的產品進行跟蹤監測,擴大監測范圍和頻次,努力防范各類風險,采取回避、降低、分散和轉移風險的辦法,提高對安全風險的科學應對水平,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努力把危害和影響降低到最小程度。
六抓質量誠信體系建設。建立和完善質量信用評價制度,完善產品質量信用記錄發布制度和質量違法違規企業“黑名單”制度,加大守信激勵、失信懲戒力度。建立食品質量安全信用檔案,評定企業等級、實施分類監管。完善社會監督約束機制,強化社會組織的監督和行業自律,營造誠實守信的社會環境。(通訊員:張業)
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