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民族文化遺產 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推進地標產品保護申請
本報訊 (閆雙民 記者李 艷)目前,內蒙古呼倫貝爾市質監局已按照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報程序要求,將鄂溫克牛排、額爾古納列巴兩項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請及相關資料上報內蒙古自治區。鄂溫克牛排、額爾古納列巴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報成功后,將對依法保護人口較少民族文化遺產,帶動邊遠地區少數民族經濟快速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據了解,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的“加大對鄂倫春、鄂溫克、達斡爾、俄羅斯4個人口較少民族的扶持力度”,并本著尊重少數民族群眾的風俗習慣、文化傳統的要求,今年,該局積極開展了鄂溫克牛排、額爾古納列巴兩個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報工作。
鄂溫克族最大的聚居區是呼倫貝爾市鄂溫克自治旗。這里的鄂溫克人以乳、肉、面為主食,肉類以牛羊肉為主。鄂溫克牛排產自于今鄂溫克族自治旗輝河蘇木巴彥烏拉嘎查。考古挖掘證實,此嘎查是帖木格·斡惕赤斤的王城遺址,他是成吉思汗的幼弟。蒙古帝國建立后,成吉思汗征西夏、金、花剌子模時,帖木格·斡惕赤斤留守蒙古高原,為遠征大軍籌備軍需、鎮守后方。因多年掌管后勤軍需,并具備豐富的膳食知識,他利用鄂溫克草原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開發出以牛排為主的軍需食品。1732年,清朝從布特哈地區抽調1600百名鄂溫克兵丁,攜帶家屬遷至呼倫貝爾草原地區,其后裔就是今天的鄂溫克族自治旗的鄂溫克族。經歷游獵生活的鄂溫克人按照本民族的飲食習俗,開發出具有民族特色并享譽蒙古高原的鄂溫克牛排。
“列巴”一詞是俄語音譯詞,漢語面包的意思。額爾古納列巴是額爾古納市的俄羅斯民族主要的傳統食品,制作工藝和方法不同于一般的面包,它是以小麥粉為主要原料,以啤酒花為發酵劑,分別配以奶油、希米丹、干稠李粉等輔料,采用多次發酵,經土烤爐烤制等俄羅斯族傳統工藝加工而成,是俄羅斯族寶貴的文化遺產。額爾古納市,是我國俄羅斯族居民重要的聚居區。隨著額爾古納市旅游業的蓬勃發展,額爾古納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高,代表民族及地域特色的額爾古納列巴也逐漸為人們所熟知和喜愛,大多數旅游者都會選擇額爾古納列巴做為呼倫貝爾旅游的紀念品,它也成為呼倫貝爾旅游產品的名片。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