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全縣特種設備安全隱患大排查活動取得實效,近日,山東鄒平縣質監局成立了3個驗收小組,對該局13個特種設備安全檢查小組的工作質量進行了抽查。圖為驗收組正在一線工作。 樊 萍 攝
一碗米粉,到底值多少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
剛剛開始學做米粉生意時,廣西貴港市甘清濕粉廠老板甘美清出手就極為“雷人”:斥巨資購置先進設備,實行質量標準化生產,可謂是“不惜成本做好每一碗米粉”。
對于甘老板的舉動,親朋好友和同行甚是不解,“搞個小小的米粉廠,一年到頭掙不到幾個錢,何必下那么多的血本,值得嗎?”
道不同不相為謀。面對眾人的疑問,甘老板笑而不答,依然我行我素。
其實,在她的心里,早已有一本“明白賬”。因為,當時的貴港市米粉生產行業,大都是家庭作坊式的攤子,質量沒保證,衛生沒保證,良心沒保證,大伙惡性競爭,整個行業猶如一盤散沙。
市場的先機在有遠見的人手里。從2010年開始,貴港市全面實施質量興市戰略,貴港市質監局就米粉生產行業進行重點整頓。甘老板與眾多米粉作坊主受該局的邀請,到臨近的桂平市規范的米粉生產企業參觀考察,此行對甘老板等一批作坊主觸動很大;貋砗,甘美清立即參加了貴港市質監局組織的培訓。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人無我有,人有我優,這就是商機。”甘老板看準市場之后,橫下了一條心:斥資百萬元購置設備,辦理生產許可證,一切高起點、高標準、嚴要求,力當行業“龍頭老大”。
食品安全是關系百姓安全的底線。經過整治,貴港轄區內凡是環境衛生不達標,不具備生產許可條件,誠信低,經考核不合格的企業,一律不許生產經營。此舉的實施,就猶如無情的秋風,紛紛把那些臟亂差,質量難以保證的米粉廠“掃地出門”。
好心總有好報。質量的口碑在一天天積累,甘老板所付出的巨資和心血并沒有白費,甘清濕粉廠的質量形象在市場的檢驗與百姓的口口相傳中樹立起來。“我們生產的米粉,大都是供應校園飯堂。目前貴港市大大小小20多家學校飯堂,都喜歡訂購我們的米粉。”甘老板自豪地說,如果沒有信譽,沒有質量,就根本不能打入校園市場。
諸如甘清米粉這樣的昔日的小作坊,如今不少都實現了華麗轉身并很快在貴港市大放光彩。據貴港市質監局局長李華介紹,近年來,小作坊雖是做小本生意,可他們在質監部門引導下,開始意識到質量才是生存的根本。甘清濕粉廠堅守著“以質取勝”的理念,一如繼往地生產經營,消費者投訴率幾乎為零。目前,該廠產品已擁有整個貴港市米粉市場的“半壁江山”,成為貴港市米粉生產企業質量形象代表。
“假如每個米粉企業都像甘清濕粉廠這樣講良心、講質量,守法經營,那么整個食品行業的質量就會大幅提升,廣大市民就能吃得更加放心。”李華如是說。
9月16日,記者在甘清濕粉廠采訪時看到,整個車間封閉干凈明亮,機器設施全都是不銹鋼材料,一塵不染,令人感覺進入一個“無菌手術室”。
一碗米粉值千金。多年的經營,給出了一個答案,堅定了甘老板“以情經商,以質取勝”的信心,“做良心生意,良心比黃金還珍貴”。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