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護農民消費者權益,嚴厲打擊農村市場飲料等制假制劣違法行為,根據國家質檢總局和省局的安排部署,紅河州質監局結合實際,及時制發文件,迅速組織全系統執法力量,于9月開始至今,在轄區內集中開展了以農村市場的飲料、冷凍飲料和飲用水為重點的食品專項執法檢查行動。
這次專項執法檢查以獲證生產企業為重點范圍,以鄉鎮集貿市場為重要區域,以監督抽查不合格、日常監管發現、媒體報道或消費者反映存在質量安全問題的飲料、飲品為重點產品,重點檢查生產企業有無生產許可,產品是否違法添加食品添加劑和非食用物質,是否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等,并檢查企業生產飲料、冷凍飲品用包裝材料,進一步規范農村食品市場行為。目前,全州共出動執法人員382人次,車輛127臺次。檢查瓶(桶)裝飲用水生產企業80家,現立案查處9起,查獲貨值3.78萬元。其中:無證生產1起,產品標識不合格2起,產品內在質量不合格6起;飲料生產加工企業7家,其中乳飲料生產企業3家,現立案查處1起,是濫用食品添加劑甜蜜素超標,查獲貨值0.15萬元;冷凍飲品生產加工企業5家。檢查酒類獲證企業64家,其中:白酒生產企業31家,葡萄酒生產企業8家,其他酒(配制酒、蒸餾酒)15家,啤酒2家,酒精8家。經檢查,飲料、冷凍飲品不存在使用未取得生產許可的包裝材料、使用回收廢舊塑料瓶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包裝材料灌裝飲料等違法行為。
針對執法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和生產企業的實際情況,紅河州質監局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不斷提高農村市場食品安全質量。一是召開食品安全會議,對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行動的相關文件精神進行了傳達,要求企業認真開展落實主體責任的自查自糾工作,填寫上交自查表格。二是要求企業根據目前所使用的添加劑情況,重新填寫添加劑備案表,反應企業使用添加劑的真實情況,以便進一步對添加劑的使用進行監管。三是對企業進行現場檢查,檢查重點為企業的原料庫、成品庫、進貨記錄、生產記錄等。主要查看企業是否使用穩定劑及穩定劑的成分、生產廠家等情況。四是針對部分企業目前處于季節性停產的狀況,要求企業按照實際情況上交停產原因及報告,并于恢復生產。五是加大巡查、回訪力度,及時發現和消除影響食品質量安全的不安全隱患。六是建立長效監管機制,進一步強化對飲料、冷凍飲料和飲用水等生產企業的監管,對發現的食品質量安全違法行為,依法嚴厲查處,做到“四個必須”、“五個不放過”。同時,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調配合,不斷完善部門間相互交流溝通機制,把好市場準入關,防范和制止假劣飲料、冷凍飲品等食品的上市流通,確保農村廣大群眾的飲食安全。(張麗瓊)
張麗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