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進改革創新破解發展難題
廣東省質監局局長 賴天生
當前,廣東正處于經濟轉型、社會轉軌的特殊時期。作為植根于改革先行地的廣東質監部門,如何適應新形勢要求,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是我們必須破解的重大問題。
改革創新是保持廣東經濟社會發展活力和競爭力的根本。因此,廣東質監系統必須思考如何進行質檢事業的改革發展。
那就是,只有以更大的決心、更有力的舉措推進改革,才能破解發展難題,不斷提高質監工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效性和貢獻率。
對此,廣東質監部門積極把握新趨勢,突出重點,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增創事業發展新優勢。
一是清理、減少和調整行政審批事項,提升行政審批效能。對于社會、服務屬性較強、依法可轉移的行政審批事項或行政審批事項中的事務性、技術性環節,交由社會組織承擔,對于有利于地方質監部門屬地管理的行政審批事項,下放至市、縣質監部門承擔。目前,省局共有行政許可21項,經初步研究,將減少1項、下放5項。同時簡化行政許可辦理程序,制定行政審批事項辦理時限“內控線”,進一步提高辦事效率。
二是轉變質量監管方式方法。加強信息化技術應用,建立質量安全風險預警系統,實施企業分類監管,推進質量誠信體系建設,落實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以電梯安全監管為突破口,先行先試,構建電梯安全運行責任鏈條,設立電梯事故救助保障機制,改革電梯檢驗和日常維護保養制度。
三是提升機關工作效能。貫徹“小政府、大社會”的理念,以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認定、省政府質量獎評審等工作為試點,研究提出質監部門轉移職能和購買服務的目錄,逐步將質量監管工作中的事務性、技術性工作交由社會組織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