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蔬菜 港人喜愛
——江西檢驗檢疫局確保蔬菜產品質量安全
本報記者 鄔 健 通訊員 黃 河
交通條件的大大改善,縮短了江西與香港之間的時空距離。從南端的出口供港基地裝運新鮮蔬菜到香港超市僅需6小時,江西已成為香港鮮活農產品的主要供應地。江西檢驗檢疫局資料顯示,目前,江西已在贛州、南昌、九江等地建成供港蔬菜基地14個,面積2.3萬畝,年產各類蔬菜2.4萬余噸,主要品種有菜心、芥蘭、白菜、生菜、豆苗、芥菜、黃瓜、茄子、芋頭、馬鈴薯、食用菌等。今年上半年,由于長時間陰雨寡照,蔬菜產量12108噸,但仍比上年略有增長。
據江西局工作人員介紹,江西供港蔬菜2003年開始啟動。2004年,江西(安義)從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獲得第一張基地備案證書,面積3048畝。經過近10年的發展,目前供港蔬菜基地已經達到14個,面積2.3萬畝,供港蔬菜加工廠有13家,凈菜加工廠1家。如今,江西蔬菜以高質、新鮮、味美在香港市場贏得一席之地,銷量逐年增加。宏康(九江)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還在香港開設了多家蔬菜連鎖店,豐富了香港市民的菜籃子。
在供港蔬菜基地建設之初,江西局即提高了準入門檻,嚴把準入關。從選址到種植,從監管到檢驗,環環相連,可跟蹤可追溯,成熟一個發展一個,保證供港蔬菜的高品質。根據規模要求,基地的選址必須集中聯片,面積不少于500畝,周邊環境良好,空氣新鮮,土壤、水質、大氣符合標準,附近十公里范圍之內無“三廢”污染,供水排水設施健全。在種植過程中,基地需建立農業投入品(化肥、農藥等)進貨臺賬和使用臺賬,建立合格供應商檔案并進行評定,做到每批農藥入庫前對香港關注的五種禁用藥進行檢測。此外,供港蔬菜基地還須實行管理分組、種植分片、采摘分批的管理模式。農業工人按規定分三個作業組進行管理,對不同品種不同批次的蔬菜在田頭進行編號標識,從播種、田間管理、灌溉水源、施藥、施肥都建立了有效記錄,按照質量體系文件要求實現生產全過程的質量衛生控制。
江西局引導企業逐步加強基地基礎設施建設,推行農業標準化種植。在蔬菜基地主要地塊、實驗室、冷庫及裝運點設置視頻監控攝像頭,通過數字終端將企業情況傳輸到檢驗檢疫監控室,實現對企業生產過程的24小時監控。同時,該局指導企業將各地塊的土壤監控、灌溉用水、播種、施肥、病蟲害防治,以及安全期的采摘、加工、入庫、包裝、運輸等全過程的相關信息全部錄入電腦,檢驗檢疫部門可通過電腦對任何一批供港蔬菜實施可追溯查詢。堅持使用經過衛生處理的有機復合肥作為供港蔬菜專用肥料,在蔬菜生長后期盡量使用生物農藥,尤其是采收前7~10天控制用藥品種和用量。
此外,江西局每年投入大量人力、財力、物力,將供港蔬菜納入全局出口植物源性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質監控計劃,實行動態監控,做到有的放矢;創新監管手段,加強日常監管和年度審查,大力推行“公司+基地+標準化”種植模式,積極推廣良好農業規范,有機食品認證,做到產品可追溯,質量可追蹤,實行質量事故一票否決。為防止二次污染,江西局要求企業建立配套的采收、加工、包裝、冷藏和運輸設施,整個過程閉環連接。供港蔬菜上市前,還必須經過(采前檢測、官方監控、出廠檢驗、出口抽查)四道質量把關,符合標準才能出口。
江西蔬菜,港人喜愛。這緣于規范的檢驗檢疫過程和嚴格的生產管理。 《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