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發揮新聞媒體在直銷行業的輿論引導和監督功能,進一步規范市場、凈化直銷環境,幫助、支持和服務直銷企業合法、合規地開展直銷經營活動,1月18日,《國際商報》直銷專欄將與全國讀者見面。
本專欄將成為全景式解讀直銷政策法規和行業發展狀況的權威窗口;多角度報道直銷新聞事件、揭評直銷違規行為的陣地;實時跟蹤、了解并掌握世界各國直銷行業發展的新動向。
隨著兩個法規的出臺,11年來,直銷行業逐步走向規范發展的道路,提高了消費者對該行業的客觀認知,直銷行業儼然已成為中國零售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在促進就業和發展經濟等方面做出巨大貢獻?傮w來說,行業整體業績趨于平穩,而2016年的中國直銷行業明顯出現了一些新的發展趨勢和變化。
政策方面有放寬有收緊直銷產品品類直銷行業產品目錄逐步放開,由五大類變成六大類,產品概念及資質明確界定、禁止貼牌生產。
2016年3月25日,商務部、工商總局發布了2016年第7號《關于直銷產品范圍的公告》,對直銷產品范圍進行了調整,新增加了“家用電器”,至此中國直銷行業終于結束了五大類產品的時代。在政策出臺一月之后,安利和美的就合作推出一款多功能電磁爐,同時隆力奇等企業也開始研究新的家電品類。
伴隨產品品類放寬的同時,企業生產產品的資格限制卻在收緊。2016年10月,商務部發布了《直銷產品類別及生產指引(試行)》通知。其中明確列出了各類直銷產品的資質要求,同時規定直銷產品由直銷企業或直銷企業的母公司、控股公司生產。無獨有偶,2016年7月1日實施的《保健食品注冊與備案管理辦法》也明令禁止了貼牌生產。如此來看,這一項規定的出臺,對直銷企業生產經營進行了嚴格規范,有了更高的要求,對近年來直銷行業出現的掛靠、租牌等違規、違法行為也可形成有效遏制。
行業發展有機遇有挑戰行業整體業績保持上漲,但增長速度放緩,部分老牌直企遭遇發展瓶頸、陷入調整階段,有部分直銷僵尸企業出現。
2016年,直銷行業仍然保持較好的發展勢頭,根據各大企業初步統計的業績來看,大部分新拿牌企業通過持續不斷地積累、發力,在今年都取得了較好的業績效益。而像安利等老牌直銷企業在今年卻都出現業績持續下滑的傾向。
2016年雖然仍有新時代等老牌直銷企業保持增長態勢,但也有部分老牌直企陷入調整階段,發展遇到了瓶頸。維權事件在直銷行業中集體爆發,三株福爾等幾家直銷企業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經銷商維權事件。
盡管如此,部分國內傳統企業仍在嘗試轉型、爭相進入直銷行業。
同時,新企業的增多,以及外部環境的變化給行業發展帶來了更多挑戰。
各大直銷企業,特別是眾多老牌直銷企業頻繁地對直銷產品、直銷區域進行了調整,紛紛“查漏補缺”,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老牌直企的經營壓力越來越大、外部競爭越來越多。競爭的加劇,也可能會形成部分直銷僵尸企業。
直銷業受非法模式沖擊移動社交與直銷模式融合,加大了資金盤、非法集資等橫行肆虐。
電子商城、微商、網紅、APP等都開始更多地運用到直銷行業當中。
2016年,超過八成的直銷企業運營了“訂閱號+服務號”,安利搭建了以安利易聯網等。這些可謂是新時代下直銷行業的移動社交產物,帶領行業創造出另一番景象。
與此同時,2016年直銷行業卻也遭受著資金盤、非法集資、網絡傳銷等的橫行肆虐。有媒體粗略統計,2016年以來,資金盤類的傳銷活動蔓延甚廣,公安機關查處的億元以上大案就達30余起。資金盤的興起分流了直銷人員,動搖了部分直銷企業規范經營的信心,破壞了直銷行業的生態環境。此外,非法集資、網絡傳銷等現象都影響到了直銷行業健康發展。由此,我們堅信,2017年終究以規范經營為本、產品導向為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