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歌本哈根時代”就像一個突然樹起的旗幟,在2009年末空降到了人們的視野當中。短短12天的哥本哈根氣候大會卻造出了一個將會產生深遠影響的“大時代”,這樣的事件著實讓人感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后哥本哈根時代”代表了人們在深刻反思環境問題之后,選擇了一種更為理智的環保的生活方式。
服裝界作為潮流的風向標更是早早的嗅到了這股勢不可擋的時代風潮,有些精明的品牌甚至大打環保牌,更是造出了Eco-Fashion(環保時尚)或Eco-Luxury(環保奢華)這些新名詞,讓我們掏腰包的同時還感到“意料之中、情理之中”。
美國設計師真人秀《天橋驕子》里一直總會有一個環節是要求選手用日常生活中的材料甚至是垃圾和廢物來設計衣服,比如紙和塑料袋。其實我們可以把這看作是時裝界打環保牌的一個真實縮影,精明的設計師用自己的頭腦,賦予一樣簡單的東西一個環保的理念,一瞬間明星愛用,粉絲簇擁,真的是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兩不誤。
最經典的例子當屬紅極一時的“I’m not a plastic bag”(“我不是塑料包”),設計師安雅·希德瑪芝也隨著這款包包的熱賣而為中國人所熟知。起初它只是被用作奧斯卡金像獎的禮品包,后來因為被狗仔隊拍攝到明星在使用,于是身價突起,甚至在全世界掀起了環保袋的熱潮。其實它并不是由環保的有機棉做成,所以真正有意義的還是印在包包上的那句標語“我不是塑料包”,號召我們減少使用塑料袋的次數。
當然除了在這場環保革命中異軍突起的“我不是塑料包”,路易威登的環保袋設計曾經雷倒了我們中國消費者。紅、白、藍三色交織的編織袋圖案來源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雖然它不是鱷魚皮也不是什么高級面料,但價格卻不是普遍老百姓所能接受的,環保實在不分貴賤。
2009年7月,被稱為“環保先鋒”的設計師斯特拉·麥卡特尼與英國一家購物網站合作,共同推出了印有云朵圖案的帆布系列產品,包括裙子、T恤、手提袋等,售價在129〜400英鎊之間。這個系列也貫徹了這位女設計師對環境保護的熱切關注,花色以淡雅的藍色和素色為主,在朗朗晴空上漂浮著白色的云朵。材質方面徹底丟棄化纖和動物皮革,轉而選用了環保的有機棉和天然亞麻,她從一個女性的角度,用甜美的設計展現了堅定的自然保護主義姿態。斯特拉出身名門,她從小受明星老爸——甲殼蟲樂隊成員的影響,不僅才華橫溢,而且非常有主見,她堅決反對虐殺動物和使用皮草、皮革。帆布、絲、有機布是她喜歡的材質,這樣清新甜美和獨立自信的設計,理所當然的受到年輕一代的熱烈追捧。
雖然我們中間的很多人并不會去購買奢侈品環保手袋,其實作為老百姓只需要了解一些環保的常識就可以從自己做起,共同保護我們的家園環境。比如大家都稱羊絨為“軟黃金”,殊不知生產羊絨的山羊吃草是連根一起吃的,其所過之處“寸草不生”,大量養殖這種山羊,其實也對環保有著不小的傷害。再比如棉花,我們無論是買衣服還是床上用品都喜歡100%純棉。其實這也是一個環保誤區,有些廉價的純棉布料,其背后往往意味著大量的化肥和農藥對土地的污染。相比較而言,有機棉(Organic Cotton)的生產過程就環保許多,它不用化肥和農藥,但是價格卻不是那么親民,一件里維斯的有機棉牛仔褲,要比普通棉花的貴上5倍左右。所以我們到底要不要在時尚的同時為環保買單?這可能是后哥本哈根式環保設計在面對普通消費市場時不得不去思考的一個問題。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百年前狄更斯曾在《雙城記》的開頭這么說,它就像一個慣用句型正好對應我們今天這個被污染和浪費折磨得氣喘吁吁的時代。
□ JOJO/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