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種新產品的問世,都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某種需要,改善消費者的生活條件,豐富消費者的物質與文化生活,提高消費者的生活水平。每一項新產品的問世和投放市場,企業都必須通過廣告把有關產品和市場的信息傳播給消費者,使消費者產生購買行為,才能獲得盈利的目的。
但隨著產品日新月異、產品交易市場的逐步擴大,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一些不法商人為了在競爭中謀取暴利,進行不實的宣傳。
用食品和保健用品治眼病
自稱“全國最大的專業眼科連鎖機構”,涉嫌非法行醫。省衛生廳衛生監督局昨日查處“慧眼健康體驗中心”武漢加盟店。更荒唐的是,該店竟使用普通食品和保健用品治療眼病!執法人員在店內找到4種被店方稱為“純中藥”的制劑:“聯昌慧眼液”(2種)、“慧眼正可視力明眼膏”、“焦氏慧眼膠囊”,分別產自河南開封、河南新鄭、黑龍江哈爾濱。這些產品包裝藥盒上標注的均非“國藥準字”:前3種為“豫衛健用字”,第4種為“黑衛食準字”。(摘自《楚天都市報》)
輔助產品自夸治多病
武漢奇康喜來健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經營的CGM-3500系列溫熱理療床,以及武漢市青年喜來健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經營的CGM-3500系列、CGM-M3500系列自動溫熱理療床,批文中明確標明“不能替代藥物治療”,只適用腰椎間盤突出癥、高血壓、慢性胃炎等10種疾病的輔助治療。這些產品在發給消費者的“理療記錄表”中,卻標稱“適用于腦梗塞后遺癥、腰椎盤突出癥、頸椎病及前列腺炎、便秘、盆腔炎、風濕病、肩周炎、腰酸腿痛、高血壓、糖尿病、耳聾、白內障、胃炎、失眠、肌肉關節等疾病的治療”。(摘自《楚天都市報》)
如何識別虛假藥品廣告
現代廣告業是密切聯系生產和消費的橋梁,是市場營銷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化分工中必不可少的行業。實踐證明,廣告在社會經濟生活中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如家具的采購、食物的選擇、醫藥的擇用以及旅行、游樂等,無不借助于廣告所提供的信息進行選擇。但目前廣告良莠難辨,尤其藥品廣告不同于一般的食品,消費者應該如何識別虛假廣告呢?
1、查看廣告宣傳和藥品說明是否一致。任何藥品的功效范圍都應以國家批準的藥品使用說明書為準。任憑其廣告如何宣傳,只要找出其包裝盒內的藥品說明書逐一對照,就可判斷其是否存在超療效虛假宣傳現象。
2、看該藥品廣告是否有拼準文號。據有關規定,藥品廣告須經省級藥監部門審批,并發給藥品廣告批準文號。如果一則藥品廣告連藥監部門核發的藥品廣告批準文號都沒有標注(一般格式為“蘇藥廣審(×)第××××××××××號”),那么肯定是未經審批、違規發布的,廣告中就很可能含有虛假內容。
3、通過藥品類別辨廣告的真偽。首先處方藥不得在大眾媒體媒介發布廣告或者以其他方式進行以公眾為對象的廣告宣傳。”如果發布廣告的藥品是處方藥而不是非處方藥(非處方藥包裝盒上均統一標識“OTC”字樣),那么顯然,這種廣告也是違法的。其次,防疫制品、試生產期的藥品、麻醉藥品、毒性藥品、放射性藥品、艾滋病藥品、改善和治療性功能障礙的藥品、精神藥品、計劃生育用藥、戒毒藥品等屬于國家明令禁止發布廣告的藥品,因此凡是這類廣告都屬于虛假藥品廣告。
4、上網查詢。判斷一種藥品是否為經過國家審批的合法藥品,最便捷的做法就是登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www.sfda.gov.cn),點擊“基礎數據庫”進入,并輸入藥品通用名稱或是商品名稱或是藥品批準文號等,即可查詢到所有經過審批的相關藥品信息。如果沒有匹配的信息,說明這個產品沒有經過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的審批。
5、警惕廣告語。對于采用“療效最佳”、“藥到病除”、“無任何副作用”、“根治”等不科學表述,或是“最新技術”、“國家級新藥”等絕對化的語言,以及含有“保險公司保險”、“無效退款”、“治愈率百分之xx”、“有效率百分之xx”、“獲得xxx最高、最新獎項”等內容的廣告要格外加以警惕,因為消費陷阱往往就隱藏在這些夸張的廣告語言當中。
此外,專家還警示企業慎用廣告。水能載舟也能覆舟,這是千古不變的定律。一系列好的廣告對于企業占領市場,鞏固市場固然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而一則劣質的廣告,尤其是虛假廣告,只會損害企業的名譽,使企業失去公信力。試問,一家沒有公信力的企業,其產品能獲得消費者的歡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