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考生資格”規定有人說雷有人力挺 均贊出發點好但方式妥否爭論不休
繼北大、清華公布自主招生新政后,10月28日,中國人民大學在其官方網站上公布了該校的自主招生政策:在2012年自主選拔錄取招生考試中實行“校長直通車計劃”和“圓夢計劃”。而圓夢計劃關于“考生資格”的一段表述引發廣泛爭議:被推薦的考生原則上要求平時成績排名為所在中學的前10%,且家庭中三代之內無大學生的農村戶籍學生。沒想到,對于“三代無大學生”這條要求,有網友直呼“雷人”,也有網友大聲力挺。
記者昨天(29日)致電人大招生辦和宣傳部門,但電話一直無人接聽。此前,人大方面表示會在下周回應。
人大:旨在擔當社會責任
今年,“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和向欠發達地區中學推出特殊政策,頗受各大高校青睞。此次人大自主招生政策也在此范圍內。
記者了解到,人大此次公布的“校長直通車計劃”主要在自主選拔錄取過程中招收各地區拔尖中學中綜合素質高或具有某方面特長且具有人民大學相關學科培養潛質的應屆高中畢業生。而“圓夢計劃”主要在自主選拔錄取過程中招收在縣及縣以下地區學校就讀,學習成績優秀或具有某方面培養潛能的應屆農村生源高中畢業生。
在“圓夢計劃”中,被推薦的考生原則上要求平時成績排名為所在中學的前10%且家庭中三代之內無大學生的農村戶籍學生。被推薦的考生可以直接進入面試環節,不用參加筆試。
此前,人大招生負責人表示,“圓夢計劃”注重擔當社會責任,探索解決基礎教育區域發展不平衡與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稀缺之間矛盾的新途徑。
人大此舉再次將“寒門難出貴子”的討論抬上桌面。不論是清華、北大抑或人大,都在相關的招生政策中對那些來自偏遠地區的貧困家庭的考生予以一定的政策傾斜。人大此次引起爭議的只是對考生的條件限制,為何要是“三代無大學生”。
啟德教育集團總裁李朱告訴本報記者,以美國為例,一直有類似的傳統做法,出于追求社會公平的考慮,名校在招生時會對偏遠地區的貧困家庭有傾斜。同樣的成績之下,來自那些家庭的孩子肯定要比大城市的孩子付出更多的努力。
“我比較贊成人大的這一做法。這走出了追求社會教育公平的第一步。但是‘三代無大學生’的規定有點過分。這種一刀切的方式值得商榷。前些年擴招,很多農村的孩子也都考上了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