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欺騙康師傅遭遇誠信危機
每經記者 路艷輝 張娟娟 吳宇宸 發自深圳、上海、成都
昨天,央視經濟頻道《第一時間》欄目主持人在援引《每日經濟新聞》的報道時評論:“康師傅水源事件,使康師傅品牌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很多百姓覺得自己上當受騙了。……這也提醒我們的生產企業,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立業還需靠誠信為本。”對于康師傅來說,這個酷暑或許是前所未有的煎熬,這位稱霸國內飲品業的龍頭大佬,正在經歷著一次品牌誠信危機,新浪網針對“康師傅水源門”的調查顯示80%左右的網友表示不再信任康師傅品牌。這場由“水源”引發的風暴,似乎并沒有隨著其廣告在全國停播而告終結,卻愈刮愈猛。
記者調查 康師傅走上“風口浪尖”
記者昨日在走訪深圳、上海等各大超市賣場時發現,盡管康師傅礦物質水仍在繼續銷售,且還被擺放在非常顯眼的位置,但幾乎各家都在大搞促銷活動。
“目前,我們沒有接到任何針對康師傅的撤架通知,我也不清楚所謂的康師傅礦物質水的水源問題。沒有相關部門出具商品質量不合格的認證或處理意見,沃爾瑪單方面作出對某商品的撤架決定,對供貨商來說是不公平的。”盡管沃爾瑪公共關系部門人士相當專業地回應了記者的問題,但記者發現康師傅在沃爾瑪已經有所動作。
在深圳福田區一家沃爾瑪記者看到,一瓶600毫升的康師傅水售價為0.9元,而同樣規格的一組康師傅水(15瓶),僅售9.8元,每瓶不足0.66元。
上海一家樂福超市,15瓶裝的600毫升康師傅礦物質水從12元降至9.9元,平均僅0.66元/瓶,而旁邊另一個品牌的550毫升飲用水,12瓶裝的要賣到11元。難怪有消費者戲稱,“這樣便宜的水,恐怕與喝自來水也差不多吧。”
“消費者買康師傅水,就是圖它便宜。之前這種15瓶一組的售價為15元,單瓶則為1.1元,這兩天搞促銷所以降價了,比之前又便宜了不少。”一位銷售人員透露。記者發現,降價后的康師傅水與其它品牌存在一定的價差,一瓶550毫升的農夫山泉標價1元,一瓶555毫升的怡寶則為1.3元。
消費者 可以寬容,但不能被蒙
在沃爾瑪商場和便利店周邊,記者隨機采訪了15位消費者,其中有6位表示聽說過康師傅水源有問題這件事。大多數消費者表示,這種行為至少有誤導之嫌,如果確實如此,自己將來肯定不會再購買這種品牌的水。
“礦物質水,我的理解那肯定是從山上或者特定的深湖中采取來的。直接把自來水罐裝凈化處理,再添加所謂的礦物質之類的生產方法,無論如何也難免誤導之嫌。”在百里臣,一位正在采購瓶裝水的消費者如此認為。
“現在,消費者的心態其實已經比較成熟,我們可以寬容,但不能被蒙蔽。就國內絕大多數地方來說,礦泉水源可能都是一種稀缺資源,能夠以比較經濟的成本開發的,可能更少。所以,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喝的水,可能更多的是經過凈化處理的能夠達到純凈衛生標準的水,天然的礦泉水恐怕不會很多。我們可以接受這個現實,但是不允許廠家制造概念蒙消費者,哪怕并不造成什么實質性危害。如果出現這樣的問題,應該由消費者協會甚至工商行政部門出面解決,甚至懲戒。否則,消費者的知情權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市場經濟的誠信基礎也會喪失。”沃爾瑪一位正在辦理大宗采購的公司職員就此評論道。
相關鏈接 康師傅成都水源也是自來水
記者昨日來到康師傅位于成都天回鎮的生產分公司。該廠廠長對記者表示水源的確為自來水,但其他一切都無可奉告。
記者注意到,康師傅飲用礦物質水的外包裝上,并沒有標注成都生產廠家的地址,僅僅標注了重慶頂津食品有限公司的地址。記者多方打聽后,來到成都市區以北的天回鎮興川路1027號,重慶頂津食品有限公司成都生產分公司的所在地。
廠長劉萬勝面對記者,表示不會接受采訪,“如果有采訪需求請問總公司公關部”。在記者的一再追問下,劉萬勝承認,成都生產的康師傅產品的水源就是自來水。“這是總公司發了聲明的,其他的無可奉告。”
新聞觀察
礦物質水的營銷之道
回顧事件全程,不難發現,康師傅歸根結底是栽在了水源問題上。近年來,水源已成為飲用水行業的一大競爭焦點,擁有天然水源的商家更是不惜代價展開宣傳攻勢打擊競爭對手。事實證明,這種打擊對沒有水源優勢的康師傅而言可以說是致命的。
沒有水源優勢,就從成本上動腦筋:用自來水做水源、低廉包裝、本地生產,這讓康師傅礦物質水的價格比其他大多數品牌尤其比天然水品牌便宜,這種低價策略產生了很好的效果。相對而言,天然水產品則要承擔大筆運輸成本,以及水資源開采使用費、稅費、管理費等等,當消費者對礦物質水和天然水缺乏正確認知時,兩者間長期以來便形成了不平衡競爭。
“康師傅本來就不是以做白水為主的企業,而它之所以要做白水,其根本目的是為了它的茶飲料。”一業內人士透露,但是該產品本身基本上不會有利潤,因為它往往是通過搭售的方式賣給中間商,可以說,礦物質水只是康師傅營銷手段的工具,這樣做的效果則是一箭雙雕。
新聞閃回
各地媒體針對“康師傅事件”的報道
8月8日都市時報《回應康師傅事件 昆明企業與礦物質水劃清界線》:
康師傅礦物質水實為自來水事件一出,頓時在昆明市場激起千層浪。本土水企紛紛澄清,礦物質水并非礦泉水;是因為之前宣傳不夠,才導致大量消費者的概念混淆。云南德和政律師事務所楊名跨律師則認為,康師傅“選用優質水源”已構成欺詐。
8月8日 齊魯晚報 《康師傅礦物質水遭濟南部分商場下架處理》:
在泉城廣場南側一家大型超市里,記者看到這里的瓶裝礦泉水貨架上,有一部分明顯空著。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這里以前擺放的是康師傅礦物質水,但現在已經下架了。
8月13日 杭州日報《自來水變礦物質水追蹤:監管部門要求康師傅糾正廣告詞》:
針對康師傅新推出的礦物質水電視廣告中有“選取優質水源”的廣告詞,昨天,杭州市工商局商標廣告監管處負責人表示,礦物質水是水經過濾凈化后添加礦物質元素而成,而廣告中出現的“選取優質水源”廣告詞,容易造成消費者認識偏差。目前已告知杭州的康師傅礦物質水生產廠認真糾正這種做法。
8月15日 中國企業報《記者超市目擊:康師傅礦物質水15分鐘一瓶未賣》:
記者在飲用水貨架前停留了15分鐘左右,發現沒有一位消費者選擇康師傅礦物質水,而其他品牌的飲用水卻被消費者拿走了10余瓶。其中記者看到了很有趣的一幕,一個小孩子本來已經拿起康師傅礦物質水,但卻被家長阻止,而選擇了其他品牌的飲用水。
8月27日 新聞晨報《康師傅水源事件引質疑:自來水能否稱瓶裝飲用水優質水源》:
杭州市工商局商標廣告監督處副處長汪曉敏認為,因為 “優質水源”沒有界定標準,因此工商部門無法鑒定。但是,他明確表示,康師傅礦物質水“選用優質水源”的電視廣告“表達很模糊,容易造成消費者認識偏差”。
“這句廣告詞有點打擦邊球,會使消費者誤以為康師傅礦物質水就是礦泉水。”汪曉敏說,出于對消費者負責的態度,他們已要求康師傅礦物質水生產廠家認真糾正這種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