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省東阿縣質監局不斷加強基層基礎建設,實施科學監管,創新工作方式,轉變工作思路,完善監管體系,全面推動企業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工作,取得了明顯效果。
一是抓宣傳和培訓,營造良好氛圍。今年上半年,召開了全縣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會議,全縣80余家企業參會,以縣政府名義下發了《東阿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生產企業全面落實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的指導意見》,對落實企業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工作進行了部署安排。舉辦了全縣第一期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法人履責報告會,48家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法人代表參會,發放了食品質量安全告知書,并簽訂食品質量安全承諾書,確保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到位。充分利用“安全生產月”和“食品安全宣傳周”等活動,以落實食品質量安全和特種設備安全主體責任為重點,發放宣傳資料800余份,接受群眾現場咨詢50余次。
二是抓食品和特種設備安全主體責任的落實。嚴格按照國家質檢總局119號公告,對食品生產企業開展落實主體責任監督檢查行動,督促企業完善進廠查驗、生產過程控制、出廠檢驗等各項制度,深入開展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行動,督促飲料生產企業就食品添加劑中是否含有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進行自查,落實食品添加劑公示制度,截止目前,已對48家食品企業進行了現場核查,對核查中發現的問題積極督促企業整改。切實落實《山東省特種設備使用安全工作規范》,加強對鍋爐等重點監控設備安全監察,全面落實《電梯使用管理與維護保養規則》,全縣30臺在用電梯全部加貼電子標簽,組織8家電梯維保單位簽訂承諾書。
三抓知名品牌培育工作,發揮品牌帶動效應。該局早謀劃、早部署、早發動,積極擬定了《東阿縣質監局“十二五”名牌發展規劃建議》,圍繞東阿縣重點產品和特色產業,篩選一批擁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識產權和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優勢企業納入規劃予以重點培育和指導,對涉及阿膠、機械、建材、食品、紡織中的產品進行重點扶持。組織市長質量獎培育企業、山東名牌產品生產企業等40余家企業參加全市落實企業質量主體責任現場會暨第二屆聊城市市長質量獎動員會。
四抓標準化工作,夯實技術基礎。認真落實東阿縣《關于實施標準化戰略的意見》,大力實施標準化戰略。截止目前,正幫助3家企業申報AAA級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幫助東阿縣郵政局申報服務標準化試點單位,幫助1家企業2個產品申請采用國際標準單位,目前該企業已獲得采標國際標準單位證書;組織6家企業12人次參加省局舉辦的標準化內審員培訓班,組織全縣70家企業的標準化工作人員96人參加了聊城市第三期企業標準化檢查員培訓班并取得圓滿成功。
五抓服務,完善質量管理工作。該局積極引導企業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加快導入、實施卓越績效管理等先進的質量管理方法。對列入重點幫扶的企業,該局開展“三送、三幫、三提升”服務,實行上門服務,因企制宜、一廠一策,分類指導,務求實效。“三送”即送法律法規、送政策信息、送項目技術;“三幫”即幫助培訓專業人才,幫助申辦認證許可及提供業務咨詢,幫助企業開展節能降耗工作;“三提升”即幫助企業提升質量管理水平、提升產品質量、提升經濟效益。
六抓監管,規范市場秩序。今年以來,相繼開展了食品、化肥、農資、建材、特種設備等專項執法打假行動,嚴查各種違法行為。對生產假冒偽劣產品的違法行為依法查處,嚴厲打擊,絕不姑息遷就,形成打擊一個、教育一片的效果。同時,對存在產品質量問題而又不屬于造假的企業,要立足幫扶,幫助查找原因,制定措施,整改到位,提高質量管理和產品質量水平。
七抓質量誠信體系建設。建立和完善質量信用評價制度,完善產品質量信用記錄發布制度和質量違法違規企業“黑名單”制度,加大守信激勵、失信懲戒力度。建立食品質量安全信用檔案,評定企業等級、實施分類監管。完善社會監督約束機制,強化社會組織的監督和行業自律,營造誠實守信的社會環境。(通訊員:張業)
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