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2011年1至10月,蕭山檢驗檢疫局共簽發原產地證44341份,金額17.66億美元,同比簽證數量下降1.93%,金額增長24.10%,簽證金額已超過2010年全年。其中簽發一般原產地證書14086份、5.97億美元,同比簽證數量下降4.42%,,金額增長20.6%;普惠制原產地證書22708份、8.80億美元,同比簽證數量下降6.84%,金額增長18.48%;區域優惠原產地證書7547份、2.89億美元,同比簽證數量增長23.64%,金額增長55.90%。按平均5%優惠關稅計,共為企業帶來5845萬美元的關稅減免優惠。
通過數據可以發現,受金融危機影響,歐美國家需求萎縮導致我國出口總體下降,出口企業普惠制簽證量明顯下滑。而區域性優惠原產地證書簽發總份數雖不能和普惠制證書相比,但其在前幾年持續高速上漲的基礎上,繼續保持上升趨勢。數據表明:對東盟、亞太及智利地區出口產品的簽證份額較高,三者占據區域性優惠產地證總數的85%。從簽證量上來看,位列前三的是中國?秘魯自貿區原產地證(簽證數量、金額同比分別增長147.46%、172.96%)、中國?新加坡自貿區原產地證(簽證數量、金額同比分別增長76.67%、120.13%)和中國-東盟自貿區原產地證(簽證數量、金額同比分別增長37.63%、65.33%)。今年1月1日生效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已簽發446份、1795萬美元,位居全省第一;8月1日生效的中國?哥斯達黎加自貿區原產地證簽發4份、10.9萬美元。
今年,歐美市場需求不振,國內原材料價格上漲過快、勞動力成本上升、人民幣匯率浮動等問題,無不構成出口企業的巨大生存壓力,蕭山地區出口也出現一定回落。但自由貿易區的蓬勃發展和關稅的逐步降低,為嚴峻的出口形勢帶來不少亮色。善用區域性優惠原產地證,積極開拓新興市場,助力企業抵御歐債危機十分有利。
(蕭山檢驗檢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