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關系企業生存發展,關系國家形象和經濟安全,質量名牌是企業的生命之魂,是城市發展的名片,已成為給力經濟社會跨越發展的“助推器”。
一、推進質量興市戰略,打造質量名牌。建設質量強國,共創美好生活。大力實施質量興市戰略,推進質量振興及品牌建設,按照“政府推動、企業主導;市場導向、部門培育;自主創新、提高質量;突出重點、梯次推進”的總體思路,引導企業加強名牌建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大名牌創建力度,將質量名牌建設納入各級政府、各部門和重點企業的“十二五”發展規劃,制定中長期名牌培育和發展規劃,大力實施質量興市戰略,積極爭創精品名牌,壯大產業集群,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板塊經濟。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積極引導企業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提升企業質量意識和技術保障能力。加強部門協同聯動,形成政府重視名牌、部門培育名牌、企業創建名牌、社會關注名牌的工作格局。
二、加強公共檢測平臺建設,支撐質量名牌。地方產業集群的發展需要實力雄厚的公共檢測平臺來助推,質量名牌建設更需要公共檢測平臺作支撐。要加大對質量名牌創建的財政投入,重點保障質檢實驗室建設、標準體系建設、產品質量監督抽查、重點質量問題攻關、質量改進和計量基礎建設等必需的經費。按照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優化資源配置、服務產業集群的原則,大力建設一批國家級和省級檢測中心,打造技術裝備精、檢測水平高、支撐能力強的區域公共檢測平臺,為推動地方產業集群發展和質量名牌建設提供技術支撐。
三、強化質量安全監管,保障質量名牌。積極穩妥推進地方政府分級管理體制,強化地方政府責任,理順權責關系,完善監管體系,提高質量水平。落實企業負主體責任、地方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的產品質量安全責任制度,嚴格責任追究。進一步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假冒名牌產品違法行為,保護企業自主創新和爭創名牌的積極性;認真落實質量和打假工作責任制,建立反應快捷的聯動機制,增強執法打假合力,加快質量誠信體系建設,為名牌產品發展營造優勝劣汰、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四、發揮標準計量作用,服務質量名牌。質量是中心,標準計量是基礎;循環經濟標準為本,節能降耗計量先行。要以標準化帶動產品名牌化,推進企業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引導企業、高校院所、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行業協會參與制定國家標準及行業標準,提高在國際技術標準領域的話語權。大力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廣泛推行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和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標準。圍繞地方經濟發展特色,大力推進服務標準化工作,積極創建“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和服務標準化單位,帶動商貿、交通客運、旅游、餐飲、電信、金融、物流等行業提高質量水平,塑造城市服務名牌。大力推進計量節能減排,加大節能標準的制訂和實施力度,加強重點耗能企業的監督,指導企業節能降耗推動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服務循環經濟、綠色經濟、低碳經濟發展。
五、完善激勵機制,做強質量名牌。加大創建名牌的獎勵力度,激發企業創建名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大質量名牌自主知識產權的開發和保護力度,制定和完善促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產業化的扶持政策,鼓勵企業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和名牌產品。加大名牌的宣傳力度,充分利用質量月、“3·15”、“世界標準化日”、“世界計量日”等活動為載體,提高名牌產品的形象和信譽。開展以“質量與民生”為主題的“打假下鄉質量行,質量服務惠民生”等服務活動,形成全社會消費名牌、保護名牌、發展名牌的良好環境。加大名牌的市場營銷,培養一批精通質量管理和名牌運營的高級管理人才,提高對市場的快速反應和應變能力。發揮名牌引領作用,增強名牌市場競爭力和品牌效益,用品質支撐名牌、用名牌提升產業,形成產業經濟、區域經濟的競爭優勢,提高名牌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
(中國計量學院現代科技學院 王寬)
王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