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 堃
從1988年至2007年,筆者持續積累質量管理經驗和方法病進行了研究,發表論文和文章109篇,為編著《有效質量管理(EQM)》一書打好了基礎并開始寫作。
2007年中起,筆者專心致志、全力以赴,深入研究和勤奮寫作。2011年中完成了書稿。又用半年多時間進行完善,使得全書系統、協調一致。
本書(以下簡稱EQM)共10章48節,約36萬字。
現行的TQM有三大貢獻:倡導預防為主,創新提出全面質量管理,發展和應用統計技術。
但TQM還存在3個不夠:基本理論不夠明確(強調全面,其中全員參與是過度要求)、概念不夠清楚(術語定義很少,其內涵更少)、方法不夠可行(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方法少)。
明確EQM基本理論
為使得EQM基本理論明確,筆者進行深入研究所取得的基本理論創新或發展如下——深入研究揭示出質量關、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改進、質量保證的客觀規律和特點;
發展提出必須堅持“四個第一”,即“顧客第一、質量第一、始終第一、永遠第一”;
發展提出必須堅持“九個一切”,即“一切為了顧客、一切以人為本、一切因情制宜”等;
發展提出必須堅持“五連行”、“六類適宜”、“七類有效循環”;
創新提出“ATEV有效循環”,并發展提出4類必須堅持“四不放過”;
創新提出并論述了有效質量管理(EQM)的確切定義及其內涵;
創新提出EQM的“十項原則”,即滿足顧客要求、堅持質量第一、到作用關鍵等;
發展提出“運用三核心”,EQM促使組織“運用三核心”達到預期效果;
發展提出“持續三改進”,EQM促使組織取得“持續三改進”的效果。
EQM概念簡介
為使得概念清楚,筆者在書中提供了100個確切的術語定義及其內涵或含義。
1.完全創新
術語名稱是筆者提出、確切的定義是筆者給出、其內涵是筆者論述或闡述的,共有22個。
其術語名稱是:準則、因情制宜、適度、預防為主、規定要求、整改、效果、有效質量管理、過程管理、過程方法、過程監控、名牌產品、不合格品控制等。
2.基本創新
術語名稱已有,確切的定義是筆者給出,其內涵或含義是筆者論述、闡述或解釋的,共有29個。
其術語名稱是: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改進、產品質量、歸零、質量管理體系、程序文件、質量手冊、質量信息管理、設計質量評審、采購、試驗、控制點等。
3.修改確切
術語名稱已有,確切的定義是筆者修改,其內涵或含義是筆者論述或闡述或解釋的,共有32個。
其術語名稱是:質量管理、質量保證、過程、質量、質量特性、安全性、產品故障、質量計劃、質量記錄、質量信息、確認、驗證、特殊工序、首件鑒定、檢驗等。
4.原文引用
術語名稱已有、確切的定義引用、其內涵或含義是筆者闡述或解釋的,共有17個。
其術語名稱是:顧客、可靠性、質量方針、標準、關鍵件、計量確認、不合格等。
EQM方法可行簡介
方法可行是指方法確實可行、行之有效,有效地方法須結合實際。
其一,明確的基本理論之論述或闡述中,含有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方法。
其二,明確的術語定義及其內涵的論述或闡述中,含有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方法。
其三,其他關于方法的表述中,給出了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方法。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