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之于直銷行業,是改變和突破的一年。盡管直銷行業的整體業績增速放緩甚至下滑,放牌速度也在減慢,但直銷行業內仍是熱鬧非凡,家用電器列入直銷目錄,讓直銷品類擴大至6類;突破性地在大會上首次將多層次計酬制、如何定義傳銷等問題提出探討,引起了整個直銷行業的關注;“跨境直銷”概念也首次被商務部提出,為一些本土直企指出了新的發展方向。有業內人士指出,隨著線上線下的融合,《直銷管理條例》、《禁止傳銷條例》等相關立法的不斷完善,直銷行業必將愈加規范有序,成為一股強有力的中國力量。
大事件
改變
家用電器列入直銷目錄,直企牽手家電企業或成趨勢
今年3月底,國家商務部、工商總局公告2016年第7號關于直銷產品范圍的文件,家用電器被列入第六類直銷產品范圍。這引起直銷行業廣泛關注。此前已有的直銷品類包括化妝品、保潔用品、保健食品、保健器材、小型廚具。對此,記者多方了解到,無論是直銷企業增設家電品類還是家電企業進軍直銷領域,都具備著不小的挑戰,同時也充滿著機遇。
家電業資深觀察人士劉步塵表示,相對于簡單的直銷產品,大家電其實較為復雜,還涉及到售后問題,這一特殊性導致家電行業必須有專項的售后維修人員。“所以,直銷到底怎么玩,對家電行業真是一個挑戰!”劉步塵說。中怡康研究機構的家電研究員左延鵲認為,直銷模式可更好地推動家電企業創新,在產品研發、營銷管理、人才培養等方面提升。無限極媒體事務總監張前表示:“目前傳統家電企業增加自己的軟實力最為重要,切勿盲目跟風進入直銷領域。未來,不排除一些中小直銷企業為了增加家電品類,會委托一些家電工廠去加工生產,這將成為家電企業的一個增長點。”
直銷企業與家電企業合作是否會成趨勢?實際上,榮格科技集團就已與家電品牌海爾進行兩次合作了,2015年12月11日,榮格與海爾共同推出空氣炸鍋,帶出廚房健康新理念。今年初,兩家企業合作繼續推出了智能榨油機,讓家庭可以吃上自己鮮榨的放心油。
無獨有偶,今年4月,安利和美的也迅速行動起來,合作推出一款多功能電磁爐。盡管安利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安利電磁爐的出現是為了配合安利皇后鍋的使用而生產的,屬于廚房用品。但這已然開啟了與家電企業合作的新序幕。
養生家電或成直企開拓市場新藍海
中國直銷資深權威專家禹路曾在接受采訪時說,未來兩大類直銷產品將最受青睞,一是養生家電類;二是綠色天然草本類,包括天然食品、天然植物護膚品等。而新開放的家電品類或許會成為直企開拓市場的新藍海。
九方馬管理顧問機構董事長、資深直銷研究專家王萬軍對養生家電有自己的看法,他肯定了養生家電是未來的消費趨勢,并認為,直銷售賣養生家電有絕對優勢,是直企未來發展的方向,“由于養生家電的功能越來越復雜,需要向消費者詳細講解、演示,才能讓消費者理解,這在商超內是很難完成的。反之,直銷員對于健康知識了解得非常多,他們最擅長的就是講解和演示,能更好地銷售養生家電。”
大事件
突破
首次將多層次計酬制、如何定義傳銷等問題提出探討
不得不說,對敏感話題的探討成了今年直銷行業上的一大突破。11月底,由北京大學中國直銷行業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社交商業與直銷的未來”論壇在北京大學召開,會上首次將直銷模式是否涉及傳銷重新定義、大學生是否可做直銷以及多層次直銷等問題進行探討。北京大學中國直銷行業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楊謙提出,隨著線上線下的融合,建議進一步完善《直銷管理條例》、《禁止傳銷條例》等相關立法,以順應新趨勢。
會上,楊謙還介紹了北大直銷研究中心2016年的研究課題——中國直銷行業社交商業趨勢研究。研究表明,社交商業衍生出很多新穎的分享經濟商業模式,這對于直銷行業的影響是巨大的;未來,線上線下的行業融合將成為一種趨勢,這對既有的直銷法規環境也提出了新的挑戰。“在互聯網形勢下,企業邊界、經濟行為的邊界、身份都變得模糊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把線上線下的融合來作為立法的基礎,而原來是以業態劃分來立法的。”楊謙說。
楊謙建議,可考慮以反金字塔欺詐的形式來重新界定傳銷,引入反金字塔欺詐法規,為包括直銷在內的社交商業提供一個完善的政策環境。
此外,多層次計酬和跨區域直銷是否可以開放也成了探討的焦點。《禁止傳銷條例》中規定,多層次直銷和跨區域直銷被定義為傳銷。新時代健康副總經理董永明指出,激勵各個團隊多勞多得團隊計酬機制其實是合理的,“因為每個團隊的銷售都會匯總到公司報表上,也就是業績。至于業績怎么分配,這是公司的游戲規則。”完美(中國)業務中心副總經理岳新鴻也認為,多層次計酬就是企業經營的一種計酬方式,不應當成“洪水猛獸”。
玫琳凱張晶也表示,“在線上線下趨于融合的情況下,區域限制是直銷行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直銷行業如果能利用已存在這么多年的社交基因,以及現有的互聯網技術,會給消費者帶來更大的便利。”
大事件
探索
“跨境直銷”概念被首次提出
今年初,商務部所屬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專門成立了直銷研究專業委員會,這是國內首個由政府部門所屬機構成立的直銷研究機構,擬對國內直銷和跨境直銷開展全面研究。商務部首次提出對“跨境直銷”展開研究和探討,讓業內意識到,開拓海外市場極具前景。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直銷研究專委會專家溫再興表示,“跨境直銷”是中國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快速成為跨國公司的有效途徑。
不過,“跨境直銷”至今成功的案例并不多。有知情人透露,開拓海外市場的直銷企業中,有80%為虧損,僅20%在盈利。一直想開拓海外市場的直企深圳榮格科技集團,擁有保健品、化妝品等169個單品。據該公司總裁助理李偉生介紹,公司原本打算打入俄羅斯市場,但由于單品特別多,開拓的市場成本太高,最終選擇暫緩計劃,但是未來還是會考慮開拓海外市場。李偉生告訴記者,如若進入俄羅斯市場,169個單品必須要同時進入,報備、審批的東西特別多。除此之外,每個單品需要將中文改為俄文才能在當地進行售賣,流水線成批量生產成本非常高,宣傳費也需要重新投放,“在這樣成本極高的情況下,開拓海外市場不太明智。未來我們可能會在海外設廠,這樣產品成本會降低很多。”
世界華人直銷大會副秘書長胡軍稱,“直銷企業可分析區域性質來進行選擇性拓展。如東南亞和非洲人口多,并且屬經濟欠發達的地區,當地消費者都渴望投資的機會,中國的中草藥養生文化在東南亞和非洲較受認可,存在一定的市場。同時,人才儲備是成功做好‘跨境直銷’的重要因素。”
溫再興也強調,發展“跨境直銷”與其他外貿方式相比難度和風險更大,除了要有優質直銷產品外,還要符合駐在國關于直銷行業的法律法規及監管要求,要在當地建立懂本國語言和熟悉本地風俗、生活習慣的直銷員隊伍,在企業文化建設和內部管理方面也完全不同于國內。因此,國內企業不宜盲目跟風,沒有做好充分準備就到國外開展直銷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