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關注315晚會曝光的品牌、揭露的黑幕時,可能并不知道這背后的一群默默無聞的調查記者。我們在屏幕上、在案例里都不會找到他們的名字,他們頂著巨大的壓力冒著風險做出詳實的調查。隱去真名,85后的315晚會調查記者小M就給我們講述了他在做調查過程中的心路歷程和面臨的考驗。
小M之前做了兩屆315 ,這應該是第三屆。談到暗訪的經歷,特別是第一年暗訪的家樂福,還有去年暗訪的餓了么。第一年做315時候是在超市里待了半年,剁肉,最后胳膊都剁腫了,然后也不能跟家里說。去年呢,去年是冬天北京挺冷然后我在通州那邊送外賣。主要是去年是因為我去臥到了公司的內部,然后就能打聽出很多東西,這樣身體比較受辛苦,對身體是一個考驗。
正如小M所說,前兩年做的調查是對他身體的考驗,而今年深入到傳銷組織內部,則對他的心里素質提出了極高的要求。頻繁的角色轉變,給他的調查工作帶來了難度。
有一次我在二月份時候,在北京一場會議,會議大概有五萬人左右,我所報道的對象全在這個會場里。因為我跟每一個人接觸用的身份都不同,所以我當時就怕如果在同一個場景下見到兩個人,這樣的話我就沒法面對了。但是還好挺幸運,我沒有在同一個場景遇到兩個人。因為今年的案例是針對老年人,因為他們現在利用老年人的心理,他們現在已經把老年人分析的很透徹了,包括老年人的一個表情啊,一個動作啊,包括一個視線瞅每一個方向的時候,他們都知道老年人心理在揣摩著什么東西。
小M說,他在調查中發現,很多參與者并沒有意識到自己做的事情有什么問題。而調查記者能做的,就是把事實呈現出來,喚醒他們的良知。
對于暗訪后的感想,小M說無論是作惡的人,還是怎樣的人,他都會有良知的。當電視展現出赤裸裸的這種惡的話,他還會能喚醒他的良知,他會感覺到他自己錯了。誰都不想自己成為這個案例的主角,因為我雖然很渺小,但是我能通過自己的一個微薄的力量,把一些黑暗的事兒,灰色的事兒展現給每個人看。我的愿望是以后再沒有315 ,再沒有這些灰暗的事兒,沒有值得我們曝光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