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高血壓、肝功能異常、神經紊亂甚至死亡的代價實現減重的目標,無疑是在用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將各種食物粉末隨意混合,再添加國家違禁非法添加物西布曲明制成膠囊,生產成本不足1毛錢/粒的減肥藥,市場價格近10元/粒,利潤率近9000%,遠超販毒。
2017年8月29日,在“像抓酒駕一樣打假——婁底市公安局破獲特大制售假減肥藥案新聞發布會”上,婁底市副市長、市公安局長王成良稱,“中國有上億減肥藥消費者,近年來微商賣減肥藥發展成一個黑灰產業,愈演愈烈,監管失控,需嚴厲打擊。”
這場由微商爆款減肥產品“小綠”引出的假藥案件并沒有因為犯罪嫌疑人落網而結束,警方在發布會現場透露,涉案的十萬余盒“假藥”已流向全國,涉及上百種“品牌”,警方正全力追繳。
前景誘人
市場需求往往與消費者數量成正比。假減肥產品的泛濫成災,直接反映出我國的肥胖人數正在急劇增長。
2016年4月,一篇發表在英國醫學雜志《柳葉刀》上的研究報告就顯示:現在全球成人肥胖者人數超過體重過輕者,而中國的肥胖人數居全球首位。
該研究收集了從1975年到2014年的數據,提供了至今成年人體重指數BMI趨勢的全圖,證明在過去的40年里,全球的肥胖人數從1975年的1億5百萬上升至2014年的6億4千1百萬。
中國國家衛計委2015年6月發布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也承認,中國居民超重肥胖問題凸顯。不論成人還是青少年,中國的超重肥胖增長幅度都高于發達國家。
當減肥纖體已然成為一種必然趨勢,與人們的減肥需求一同明朗起來的,便是國內減肥產品行業的前景。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16-2020年中國減肥市場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報告表明:中國的減肥產品行業是一個投資和銷售金額不斷增長、企業和產品數量不斷增加,并具有較高收益的行業,現階段正處于市場容量擴張的時期。
近幾年來,我國的減肥市場不僅吸引了2000多家國內中小醫藥、食品等企業在生產經營減肥產品,同時也有不少大型醫藥企業,甚至境外醫藥廠家也紛紛參與其中。目前減肥市場上的產品大致可以分為五大類,即保健食品類、茶類、藥品類、外用類、儀器類。
經統計,2008年用來治療肥胖癥以及相關綜合征(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和高端固醇)的處方藥的全球市場規模大約在700億美元左右,這一市場僅以平均每年5%的符合增招率增長,到2020年規模將翻一番。
亂象叢生
減肥產品造假,成分、功效成疑并非近年來才出現,早在微商這一銷售模式誕生之前,“曲美”、“左旋肉堿”等品牌的減肥產品均先后遭到過曝光,而2015年“互聯網+”的興起,只是讓更多投機商家和問題產品覓得了新的“防護衣”。
8月底被湖南婁底警方破獲的減肥藥造假案件中,負責藥品生產的吳某,就是微商出身。在參加線上微商培訓課程后,他知道自己加盟代理的減肥產品并不正規,但在誘人的利潤面前,他最終選擇自己制造假藥售賣。
根據警方提供的信息,原料方面,吳某把米粉、面粉等填充物和山楂粉、苦瓜粉、薄荷粉等調色物自由組合,再添加4800元一公斤買回來的西布曲明。為了讓假藥顯得成色更足,他還買來當歸粉,摻入原料做出中藥味。
而食藥監部門提供的資料顯示,西布曲明是中樞神經食欲抑制劑,人體服用含有西布曲明的減肥藥后,嚴重可致人神經紊亂甚至死亡。中美兩國于2010年緊急叫停西布曲明,將其列為違禁非法添加物。
銷售方面,吳某在廣州、深圳分別注冊了假公司,留下假電話和真的微信號,下線通過社交網絡聯系、交易。吳某前后有近10個手機號,頻繁更換且從不用這些號碼通話,將買家引流到2個微信上。
除了減肥藥,減肥食品造假同樣成為微商產品中較為熱門的“灰色地帶”。
比如2015年被媒體爆出的以發酵青梅為原料的“隨便果”,2017年被爆出的以五谷雜糧粉末為原料、冒充“保健食品”的“佐丹力”素食代餐……這些成本極低的減肥產品均以高價格、“奇”效果的特質出現在朋友圈,并憑借服用者減肥前后的夸張對比照和代理商每日驚人的流水賬單在短時間內躥紅。當財富夢、纖體夢等一系列泡沫被戳破,就換個包裝卷土重來。
事實上,不只是減肥產品,在護膚品、化妝品等領域,單純利用微商渠道銷售產品所產生的弊端同樣顯露無疑。由于自身三級分銷制度的限制,以及缺乏線下實體店鋪,微商產品的經銷商和消費者無法享受到良好的售前和售后服務,且產品和上線一旦出現問題,經銷商很容易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以“隨便果”為例,先不評論該產品的減肥功效,作為它的生產廠家,深圳四季優美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季優美)就經常成為各地黑作坊、造假商販的“背鍋俠”。
隨著“隨便果”負面新聞越來越多,四季優美在其官方網站設立了經銷商身份查詢板塊和經銷商黑名單,以供消費者查詢認證。但這種治標不治本的方式終究不能保證四季優美再不受到莫須有的負面加持。
「圖為四季優美官網自己發布的“隨便果造假”新聞圖片!
堅守底線
減肥產品市場的龐大規模與火熱前景也吸引了不少直銷企業的關注。到目前為止,直銷企業生產的減肥類產品在保健食品、茶、儀器等方向都有體現,如安利紐崔萊的樂纖體重管理系列產品、康寶萊體重管理系列產品、如新TR90減肥套餐,以及天獅減肥茶和佳萊科技的頻譜內衣等。
隨著國內拿牌直銷企業數量的增加,企業具有減肥功效的產品數量和種類正在逐年增加。
和微商模式不同的是,直銷行業雖然接受并吸納了“互聯網+”等新思維、新理念,但包括減肥產品在內,在生產、銷售產品的過程中,直銷企業善于將線上流量和線下實體結合起來,在保證產品品質的同時,將客戶體驗做到了極致。
首先,由于企業在中國大陸申請直銷牌照的要求十分嚴格,正規直銷企業一定擁有自己的總部和生產基地,且直銷行業歷來視產品為展業根基,因此,在產品品質方面,直銷企業值得信賴。
為了展示企業文化、研發和生產實力,同時吸引更多合作伙伴加盟,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直銷企業還將參觀總部、生產基地、生產車間變成一項傳統活動。
以無限極為例,無論是廣州工廠,還是2014年投產的遼寧營口基地,組織經銷商參觀原材料生產基地已然成為無限極的一個傳統。為了給合作伙伴提供更好的參觀體驗,公司還著手對營口生產基地進行了歷時半年之久的升級改造,升級改造后的營口基地于2017年8月2日重新對外開放。
三生(中國)則利用網絡直播,使以往“非工作人員勿進”的產品生產車間也成了“被參觀對象”,曝光在鏡頭下的產品制作流程讓廣大經銷商和網友看到了三生公司的實力與自信。
其次,直銷企業極為重視經銷商的培養。企業會通過自己的商學院,或者與國內高校合作,根據經銷商層級、能力的不同,定期開展各類培訓課程,幫助經銷商實現全方位提升。以減肥產品講解為例,微商在發展下線時可能會直接展示服用者前后對比圖,但經過專業培訓的直銷人首先會讓消費者和潛在客戶明白產品成分、治療原理等,再展示圖片佐證。當然,這也是建立在直銷產品有絕對的質量保證基礎之上。
最重要的是,直銷行業所崇尚的“體驗經濟”,讓極致的線下用戶體驗成了直銷與微商最明顯的差別。在對“互聯網+”概念的使用過程中,直銷企業一邊成立網上商城、開設網上培訓課程、設計APP、開通直播宣傳產品和企業文化,一邊紛紛制定完善有效的線下體驗措施,這一點在擁有減肥產品的直銷企業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作為最早在國內實施線下體驗館戰略的企業之一,安利的體驗理念在公司對減重產品的宣傳銷售過程中處處可見。
針對紐崔萊樂纖體重管理系列產品,安利公司為消費者制定了全方位體重管理方案。
方案共分為三步,第一是“四個少”,即減肥者通過服用樂纖系列產品進行調理,保證身體做到少攝入、少吸收、少合成、少囤積四點;第二步為“8杯水”,方案建議“胖友們”要學會在餐前、飯后、睡前的時間段合理飲水;第三步為“半小時”,即每天運動半小時增加能量消耗,安利為此邀請專業人員錄制了健身入門版、核心訓練進階版、魔性燃脂操三個視頻。
為了助力樂纖減重方案的實施,安利在體驗館內設立了操課室,讓前來聚會學習的經銷商有機會和場地學習健身減肥操,讓大家在良好氛圍中提高自身身體素質,同時將安利的減重理念更有效地推廣出去。重慶安利體驗館除了組織教授減肥操,還邀請了瑜伽老師,為大家的健身之路增加趣味性和多樣性。
與安利類似的,還有如新的TR90減肥套餐。TR90(Transformyour Life in 90 Days)又名“90天重塑人生計劃”,即通過TR90套裝的4款產品互相配合,再加上飲食計劃和健康積極的運動,將90天視為一個循環,在體型調整的過程中減脂并促進肌肉維持,逐漸達到健康體型。2017年4月底,如新還發起了TR90V身逆襲賽,截止2017年8月15日,所有參賽者總減脂超過44000斤。
此外,像康寶萊、嘉康利這些以減重產品為拳頭產品的企業,每年都會在各地舉辦諸如康寶萊“5K運動嘉年華”、嘉康利全年健身萬里行等線下活動,提倡廣大群眾親近自然、享受運動,養成良好的健身習慣,全面提升人們的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
運動會上癮。那些減重產品所占市場份額很少甚至沒有的直銷企業,也會采用與運動相關的方式開展公益慈善活動,比如權健出資助力中國青少年足球事業的發展,這些舉動為企業甚至整個行業樹立了健康良好、積極向上的形象。
湖南婁底警方破獲的假減肥藥案只是我國保健食品市場亂象的一個縮影。當下,制作銷售假保健品,在保健品中摻入西藥、夸大保健品的功效,以保健品代替藥品等情況屢見不鮮。通過直銷企業的減重觀念可以看出,除了政府部門加強監管外,保持初心、堅守底線,是相關行業發展的不二選擇。(本文來源于:知識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