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打擊傳銷工作的意見》發布;4月8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直銷監督管理工作的意見》發布;4月24日,《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開展查處以直銷名義和股權激勵、資金盤、投資分紅等形式實施傳銷違法行為專項行動的通知》發布。一個月內三份文件的連續發布,體現了新成立的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直銷行業發展的高度關注。
而熟讀這三份文件的內容后可以發現,監管的內容極具靶向性和指向性,預示著直銷行業精準與靶向性監管時代的到來,眾多直銷企業接下來的工作也將面臨新的挑戰。所以,面對行業新監管時代的到來,直銷企業需要對自己的發展戰略做出哪些頂層思考與調整呢?筆者(胡遠江:中國保健協會直銷工作委員會執行主任、中國著名營銷理論與戰略研究專家)在此提供六個方面的方向性意見,以供參考。
第一大戰略思考:直銷企業必須建立“底線禁止”模式
早在2016年,時任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副局長的王江平在2016中國直銷行業規范發展國際交流研討會上就指出,直銷行業要堅守底線思維。但具體應該堅守哪些底線,他當時并沒有進一步說明。在兩個《意見》、一個《通知》出臺后,直銷企業的底線就變得清晰了許多。具體而言,筆者(胡遠江:中國保健協會直銷工作委員會執行主任、中國著名營銷理論與戰略研究專家)認為有以下六個方面。
第一,第一,群體性事件。目前針對群體性事件,各級政府都會在第一時間做出反應。因為,群體性時間內的發生,會嚴重影響社會秩序和社會穩定,所以各級政府都對群體事件采取零容忍的態度。在直銷行業,如果企業對計酬制度等設計不嚴謹、拉升業績方式過于激進的話,就極容易引起群體性事件,為企業發展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所以,直銷企業一定要在作業方式、分配計劃的設計上下足功夫,徹底消除群體事件的隱患;
第二,第三,第二,系統性風險。我認為,系統性風險就是崩盤的風險,包括整個直銷行業崩盤的風險和企業崩盤的風險。現在有些直銷企業為了追求短線利益,采取“直銷+金融”“直銷+股權”“直銷+巨額投資”的模式,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做法,極容易引起自身的崩盤。而這種惡劣現象如果越來越多的話,也會導致行業的崩盤。所以在設計運營模式過程當中,要有底線,堅決避免出現系統性風險;
第四,第三,異地聚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已經將廊坊、北海、南寧、南京、武漢、長沙、南昌、貴陽、合肥、西安、桂林市列為2018年傳銷重點整治城市。直銷企業整合隊伍要加以審查和甄別,不能將這些異地聚點的人和隊伍整合進來,這樣企業將難以進行管理,甚至引發連鎖性風險;
第五,第四,股權激勵。關于該情況,存在一個基本邏輯:即很多人為了獲得更多收益,一些人在不具備良好經濟實力的情況下,往往會通過借高利貸或者房產抵押等極端方式進行巨額投資。一旦企業承諾無法兌現,就極其容易造成企業與投資人之間的矛盾,造成十分嚴重的后果。所以,直銷企業要堅持走正道,通過卓越的產品和服務去開拓市場,拒絕用股權激勵的方式去拉動市場;
第六,第五,資金盤。做資金盤的企業通常沒有實質產品,即便是有,也僅僅是充當道具而已。眾所周知,做資金盤的企業沒有造血功能,只能采用拆東墻補西墻的方式。但一旦沒有新鮮血液注入,組織者就會卷錢跑路。所以,資金盤是一種違法犯罪行為,直銷企業決不能有所涉及;
第七,第八,第六,投資分紅。一些企業借用投資分紅為載體,以資金盤的形式運營,這同樣是一種不可取行為,也是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重點查處和整治的行為。
綜上所述,筆者(胡遠江:中國保健協會直銷工作委員會執行主任、中國著名營銷理論與戰略研究專家)認為直銷企業必須建立“底線禁止”模式,禁止抱著僥幸心理去觸碰這六條底線,要真正通過產品和服務建立起企業持續穩健發展的陽光大道。
第二大戰略思考:直銷企業必須建立“消費維權”模式
為了維護消費者權益、社會公眾秩序以及國家的經濟秩序,直銷企業一定要在未來的經營、管理、運營中建立消費維權的模式。消費維權,不僅僅是消費者要有這樣的意識,直銷企業也要深刻認知其重要性。筆者(胡遠江:中國保健協會直銷工作委員會執行主任、中國著名營銷理論與戰略研究專家)認為,直銷企業的消費維權,同樣包括六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品質維權。產品生產制造品質必須保證,要真正擁有核心科技、核心知識產權來支撐,不能簡單追求大而全;
第二,價格維權。企業在價格制定上一定要有很清晰的概念,不要為經銷商的利益博弈而形成價格虛高,進而損害消費者的權益;
第三,銷售維權。在銷售過程當中,經銷商對產品的描述要實事求是,避免虛假和夸大宣傳;
第四,服務維權。企業不僅僅是要銷售產品,還要為消費者提供良好服務,讓消費者滿意;
第五,投訴維權。對待消費者的投訴,企業要積極應對,及時解決,不忽略,不拖沓;
第六,退換貨維權。企業要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落實好退換貨制度。
只有做好以上六個方面的工作,直銷企業才能更好的維護消費者的權益。
第三大戰略思考:直銷企業必須建立“法律敬畏”模式
在五年以前,我們可以看到,每年的3·15晚會后,4月份到6月份之間,國慶節前后,元旦和春節前后,都是行業的嚴管時期。但近兩年,可以說行業的監管相對于五年之前寬松了許多。這就造成了部分直銷企業對法律敬畏的缺失,時常出現一些違規現象。在兩個《意見》、一個《通知》出臺后,直銷企業必須建立“法律敬畏”的模式。
除了兩個《條例》之外,直銷企業還必須遵守《不正當競爭法》、《廣告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食品安全法》以及其他工商行政法律法規的內容,需要企業管理者把它們作為一把尺子衡量企業的經營和管理的行為。
第四大戰略思考:直銷企業必須建立“精準管理”模式
大部分國內直銷企業在管理上是非常粗放的,缺乏大型外資企業的專業化化思維、精準化思維。在兩個《意見》、一個《通知》出臺后,在精準與靶向性監管時代來臨的情況下,直銷企業必須建立“精準管理”模式,放棄以往粗放式的管理。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直銷監督管理工作的意見》中提到,要加強對直銷企業、直銷員及直銷企業經銷商、合作方、關聯方的監管。具體包括,加強對直銷企業、直銷員及其直銷活動的監管,加強對直銷企業經銷商的監管,加強對直銷企業合作方、關聯方的監管和加強對各類直銷會議的監管。所以,直銷企業要在直銷主體、直銷員、直銷區域和直銷會議等多個方面進行精準管理。
第五大戰略思考:直銷企業必須建立“品相管控”模式
直銷行業需要高品質發展,直銷企業也需要高品質的發展,這就需要直銷企業注重自身的品牌形象。好的口碑、好的品牌、好的美譽度對于直銷企業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直銷企業必須建立“品相管控”模式。具體而言,直銷企業的“品相管控”包括行業品相管控、公眾品相管控和監管品相管控三個方面。
行業品相管控是指企業在行業里面的評價如何,是褒多于貶還是貶多于褒,是得到肯定還是得到否定,是讓人不屑一顧還是令人敬佩等等。直銷企業要注意在行業的評價、品質、品牌,也就是注意在行業的品相。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直銷企業要處理好與行業媒體的關系,要建立企業和媒體共存共贏的綠色生態系統。為此,直銷企業要有專門的人員、專門的方法、專門的經費負責這方面的事宜。
公眾品相管控是指企業在社會上的評價如何。在這方面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直銷企業要與主流媒體構建良好互動關系,借助主流媒體的影響力幫助企業樹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為此,行業內海疇公司就正在籌備打造一個主流媒體的生態群,以幫助企業建立與主流媒體之間的關系。
監管品相就是指在監管部門面前的形象如何。兩個《意見》、一個《通知》中明確提出要進行分級分類管理。如果處于重點監管的話,可能就不是某個地方工商部門監管的事情,而是整個國家工商監督系統的工作。所以,直銷企業一定要做好公共關系工作,并把它當成常態化工作開展,與相關監管部門做到多溝通、多匯報、多交流。
第六大戰略思考:直銷企業必須建立“創新發展”模式
最近筆者(胡遠江:中國保健協會直銷工作委員會執行主任、中國著名營銷理論與戰略研究專家)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中國的企業抉擇者最關注的兩個問題,一個是風險問題,一個是創新和變革問題。中國經濟未來的增長點在于創新和變革,直銷企業也要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建立“創新發展”模式。具體在哪些方面進行創新,筆者(胡遠江:中國保健協會直銷工作委員會執行主任、中國著名營銷理論與戰略研究專家)有三個方面的建議。
第一,第一,供給側改革。供給側改革看上去是大道理,實際上對企業、行業發展有良好的指導作用,告訴我們在全球同質化的時代如何打造差異化的產品、卓越的產品力。而直銷是以產品為基礎的,且現在行業產品同質化現象十分嚴重,直銷企業進行供給側改革十分有必要。
第二,第三,第二,互聯網思維。現在是互聯網和移動互聯時代,直銷企業要有互聯網思維,多思考,多加以利用來提升管理效率,更好的開展業務活動。
第四,第三,區塊鏈技術。筆者(胡遠江:中國保健協會直銷工作委員會執行主任、中國著名營銷理論與戰略研究專家)看到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在5月20日發布的《2018 中國區塊鏈產業白皮書》,其中,深入分析了我國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和實體經濟的應用落地情況后發現,直銷企業也要學習研究、應用區塊鏈技術,把它作為技術支撐客戶數據的建立,支撐產品供應鏈的改革和產品的追溯系統,支撐其他相關方面的改革。
以上六大戰略思考,是基于筆者(胡遠江:中國保健協會直銷工作委員會執行主任、中國著名營銷理論與戰略研究專家)對直銷行業27年的研究和對兩個《意見》、一個《通知》的認真研讀后提出,希望能為各直銷企業接下來的直銷業務開展產生積極的指導作用和意義。